《认知升级》我的理解

傅盛总结的认知状态的四个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95%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 4%

3. 知道自己知道 - 0.9%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 0.1%

自我否定,保持空杯的状态,才能跨越认知状态。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


心得

认识到自己跟他人的差距,是一个基本认知,是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跨越到“知道自己不知道”重要的一步。承认这个认知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认怂,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对自己深层的灵魂说:

你就是比TA差那么多,你就是比TA慢几步,你就是没有TA现在的境界,而要达到那样的境界,你要花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成倍的努力,因为你在努力提升的时候,TA没有停滞不前。

也许你的负荷已满,但这种知道自己不知道,会一直折磨你的心智,认为自己不够好,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多。

要把认知从“知道自己不知道”升级到“知道自己知道”,我认为没有那么多技巧,就是要保持开放的眼光,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要在一到两项技能上进行持续探索,深挖学习。这个认知提升的过程,需要的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即使在这样的努力下有所成长,也只能算是“知道自己知道” —— 当然做到这个认知境界也算是“问心无愧”,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功成名就。因为最后一步认知升级,要经历的是锤炼“不死之身”的试错经历。

“不知道自己知道” —— 太神了,如入无人之境。吴伯凡在得到专栏里就提到过一个概念 - “意识自动化”,其实这种状态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一种浑然天成的下意识。如要让Stephen Curry教小孩如何变成神射手,讲讲他的投篮技巧,相信他根本就没办法总结,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投篮,用什么力量,凹什么姿势,瞄准哪里投篮必进 —— 因为一切都是一气呵成,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知道。投篮,说白了就是试错:进或不进,投出便知。如Curry那样的神投手,就是不厌其烦的反复试错,最后比其他球员多投几万球,命中率就在错误中提升了。

从心理到行动,听起来一个简单的逻辑,却把0.1%和99.9%的人划分开来。不要怪世界残酷,不要怨上帝不公,一切都起源于认知升级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