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分享—南京大报恩寺2

该寺自永乐十年(1412年)十月十三日午时动工,按皇宫规制建造,由郑和与另一名太监汪福主持其事。在大报恩寺营造期间,正逢郑和连年出使海外,对这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难以兼顾,以致工程进展缓慢。直到郑和担任南京守备,时常亲临现场督促指挥时,工程进度才加快,至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初一始告完成。

大报恩寺规模宏大,其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据有关史料统计,大报恩寺坐东向西,全寺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寺庙主体部分(山门、佛殿、琉璃塔等)居北半部,附属部分(僧房、禅堂、藏经殿等)居南半部,南北两部分之间由围墙隔开。整座寺院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贡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观音殿、伽南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20多座殿堂,其中画廊有118间,经房38间。大报恩寺及琉璃宝塔的建筑极其精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