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这一生的幸福就是降生在这个祥和的国度去感受他所带来的所有!
大地随着一声一声炮响一带一点地睁开眼睛,新年的气息在世界上空弥漫。我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到来。人们活得很奇怪,越过越久总是怀疑这一刻所带来的纪念感是不是虚拟,这一刻所带来的新鲜度是不是能够带来未来的好运。这种情感上的波动却总不能撼动世俗的作为。而他们不明白只有向世俗屈服并沉浸其中才是年味回来。
人类往往是感官动物,只有触感才能深刻体味到其中的内涵。年味往往要深刻,这就要深探这藏在舌尖上的丝丝年味。新年从某种意义上说美食所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欢聚的欢喜,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们追求过年的仪式感。
中国人更是将过年看作对未来期望的一种寄托,这也决定了他们看中美食的涵义以及它所带来的祝福。人们过年饭桌上总不缺鱼,就连年画上都要有鱼,人们叫做年年有余(鱼)。年糕被咀嚼在舌尖,弥漫在唇齿间的清香让人着迷,所谓年年高(糕),节节高(糕)。当然,大众的俗风中总能夹带点不同地域的鲜艳色彩。川渝间腾腾热气,香辣火锅总能在年间饭桌上独领风骚,围桌一坐,人声鼎沸,老人家追求的人伦之乐大概就是这样了。
当然。在小孩子心里,美食所带来的欣喜仅仅只是那一霎那,而那些亲自参与的活动才能让他们感受新年的气味。贴倒福(到福),贴春联,拾柴(财),放鞭炮,烟花.......人越长大越怀念小时候的天真无邪,也正是这样,他们往往感慨时光的飞逝,感慨那些藏在年岁里的遗憾。他们自然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这不妨碍于他们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向朋友,同事表达自己的祝福。由此,年味在处处围绕,处处传达期许。
不否认,现阶段的年味是比朴素年代时要淡一些。人们在沉浸在现时代所带来的压力,无暇理睬未来所带来的憧憬,这是社会飞速发展的结果,我们无法阻止。就连春晚收视率也在一点一点的降低,人们拒绝春晚流量化的同时也在怀念昔日的年味。社区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更让人们贪恋着时代夹缝里的点点年味。这都是人们无法靠人力留住的年味。但从辩证法看来,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人们更追求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表达情谊,内敛方便,简洁大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充分体验了对大自然崇敬的态度,天人合一,人类认知也在年味体验上更上一层楼。这正表现了年味上的另一种创新和这情谊的重大意义。
不同年代的人在面对新年有着不同的态度,团聚一桌,家人身体健康,平安,事业学业有成。人们喜欢借着新年传达期许这一习惯大致一样。身在新时代的我们,在充分体验传统节日的同时,也应该深深念着这发展着的年味,继续传达这独属于中华的味道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