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一封信

《中秋前夜》作者:从前

起风了

我看见月亮

透过枝桠倾泻的愁绪

是暗红啊云

仿佛发酵变酸


北岛已然成为远行

渐蒙灰尘的书皮

不再是急于宣示主权的大小愤青

是我的搁置、抛弃和放逐

海开始腐朽、发凉


蛛网呢?壁虎呢?

是否在碎碎、重组、再成长


夜微凉

就着酸涩的月光

我开始天天向上

也不忘发愤图强


《复从前信》-作者:橙子

本来你写了一首诗,跟我分享,我应该回手写一首诗相贺。只是久不写诗,这文字已然呆滞,不复灵动。只好先顺手抄下来,在笔尖看着这一个个字组成的句子,句子组成的段落,诗內诗外,皆有所得。

这首写在中秋前夜的诗,望着月亮,必然想着南方的故乡,父母,如此才会把月光看作倾泻下来的愁绪,云会发酵变酸。心本来在地上的,一下子随着晚夜,上升到天上,随着云与月,合而为一。

北岛已经久不写诗了,在流浪他国,但是他曾经的诗还在我们心中。手轻拂书皮上微尘,廖廖翻过,想起以前自己看到这些封面上的书名,或是其内容时。有些远离,原来久不翻开,我们早已改变,记忆的海洋,某些曾经的想法,已经腐朽、发凉。

那我还是我吗?屋檐处的蛛网,墙壁暗处的壁虎,是不是在偷偷的生长,活跃。也同那些模糊的记忆一般,虽然记不清了,但依旧在潜意识的海洋像流动的浮冰一样。

夜有些凉了,月光还是有些许酸涩,不过把我的心思又拉回现实。时间过去的很快,大学时间悠然过半,我也该做一些改变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猛然跳出,吓自己一跳。

这是我通过这首诗的窗口,代入其中,我所看到的景象。卞之琳的那首经典《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楼上的人在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风景,你装饰别人的梦’。在没有比这几句话更能说明我此刻的心理。面对明月,我写不出来诗,但是看到你这些诗句,我又没有任何构思,很随意就读了进去,感受自然而然流将而出。就像一个水泵,必须倒进去一瓶水,然后才会有喷涌而出的水源源不断。

正如我臆想你所想的那般,此刻,我才知道我也还是以前的我。蛀丝、壁虎都在,碎碎、重组、再成长。

而说到最后的发愤图强,我比你大四岁,比你高一级,可能是男生的缘故,经历事情可能比你多一些。大学之中,到了大三是个分水岭,大二的时候觉得自己时间还有很多,而大三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该谋求出路了。所以这时,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上进的人更加上进,无论是实习、考研、读书,都努力不少。不上进的人,自然有一万种方法更不上进。

你喜欢文学,我却不敢说喜欢文学,但是我肯定我在内心深处还是文科思维。即便如此,我们喜欢的文学也都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给你一个适当、又不乏操作性的建议。‘如果要实习,那就把自己可能喜欢的都去试一试。互联网经济给了文字无限的发展机遇。’

哎,我一说到实事,就落到俗套之中了。不说了,再说就露馅了。吾愿汝之诗意,如花般鲜艳,永不凋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岁九十常可见,有人存慧有人瞢。 不时病重床不起,孝否终将两分明。
    徐一村阅读 1,735评论 4 15
  •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往 或伤心或快乐 或感动或绝望 所以在接触新环境和陌生人时 小心翼翼 像犯错的孩子 总是怕受相同的...
    情话伤人阅读 929评论 0 0
  • 今天我妈妈给我买了荧光笔和记号笔,晚上吃完饭妈妈教我整理书包, 先把明天要用的书放进书包,再把本子放进去,最后把铅...
    王玉滢阅读 7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