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课堂读中国文学-这些作家你读过几个?

偶然的机会选了一门文学课,叫Modern Chinese Writers, 你可不要像我当初一样想着Modern就是现代,所以就是一门关于现代中国作家的课。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反正课上读到的作者大概都是在1900s 到2000s之间的,譬如鲁迅、郁达夫、丁玲、凌淑华等等。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在课上学得很快乐,因此也想将这份快乐与你分享。文末我会附上课上布置的部分阅读单子,感兴趣的也可以找来读读。

中美文学对话鲁迅和惠特曼

这门课因为是在美国的大学,当然授课的语言是英文,就是读的作品也都是翻译作品,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The Madman’s Diary)或者丁玲女士的《莎菲日记》(Miss Sophia’s Diary)。这是一种特别的体验,用英文去读中文作品。不过大多数的时候,只要我能在网上找到中文版本,我会优先读中文版本的,而后的乐趣就在于体会翻译版。如果你也想有这样的体验,你可以去搜一搜我们的教材(Lau, Joseph S. M, and Howard Goldblatt, eds.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另一方面,我们(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会读一些学者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见解, 见Denton, Kirk A,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016.

一直都很想分享一些阅读时候的惊喜,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惊喜”。这是自己知道的少的缘故,每每学习到新的知识,观察到新的现象,总要感叹一番。惊喜是因为:一、对于读过作者的重新认识,比如鲁迅、巴金、茅盾。二、对于只听过名字的作家,有机会接触他们的作品,譬如萧红,我读了她的一部短篇《手》。三、接触一些闻所未闻的作家,男作家、女作家都有,比如张天翼、凌淑华、庐隐、陈衡哲等等。四、看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学者们对中国这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讨论,比如 Kirk Denton, DavidWang, C.T Hsia等等。五、可以对比原文和翻译,发现翻译的乐趣。

因为我本身对语言的兴趣,我也格外的注意到那个时代作家们的语言选择。我惊叹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清朝的倒闭、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内战等等,作家们的各种探索和实验。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从那时候开始文言开始被文人逐渐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白话文或者vernacular Chinese,可是我不知道的是有些作家们在写作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放进去一些西方的语言,像是英语啊、德语啊、法语啊等等。不信的话,不妨读一读郁达夫的《沉沦》(Sinking)或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Oh, you serene 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摘自《沉沦》,郁达夫,网上可以搜得原文。)

附上翻译作:He lifted his eyes from the book and, glanc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barking, saw a cluster of trees and a few houses. The tiles on the roofs glittered like fish scales, and above them floated a thin layer of mist like a dancing ribbon of gossamer. “Oh,you serene 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 (Sinking, Page 31-32 in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2nd edition.)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面还提到过“kissproof”的唇膏,而且张爱玲本身就是bilingual,双语使用者,中文和英文。郁达夫也去日本留过学。同样去日本留过学的鲁迅先生,在他用白话文写出中国大陆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时候,居然用的是文言做的序。文言和白话文可就在翻译中消失不见了,就像用中文和英文写作也一样,翻译成英文后都是一群字母。不过幸运的是我可以看原版,感受不同风格的中文,同时有能力去英文世界里面再走一遭。

            不知道你那个时期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呢?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

附录:作品选读(按上课时间顺序)

鲁迅《狂人日记》《呐喊》序言部分。

郁达夫《沉沦》

丁玲《莎菲日记》

凌淑华《中秋夜》或者叫《中秋晚》

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蔷薇232阅读 761评论 0 0
  •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男人,他们看上去性格温和、不急不躁,貌似很好相处,深接触发现他们生活简单,没有要求,也没有规划...
    姚七月阅读 8,032评论 7 3
  • 我必须承认 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 努力成长 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九命熠心阅读 1,391评论 0 0
  • 本来过年应该是挺幸福的时光,可是在家的这几天真是很无语。在我家,作为老公是不是应该表现的勤快一点,至少让外人认为你...
    远嫁的伤阅读 877评论 0 1
  • 今天是教师节,周末小儿子就在家里,好认真的做着,送给老师的手抄报。大儿子一大早也在想着给老师送花的事情。看到孩子们...
    谢湘阅读 1,5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