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月二十一日以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上映了,中秋假期和小伙伴一起去看了这部虐心电影。
屏幕放映着影片,我在影院哭成狗。
齐铭和易遥在海边对峙时、母亲知道病情后扇自己一巴掌义无反顾带着易遥去治病、顾森湘死后所有人都说她是杀人犯独自一人清洗那些斑驳的字迹时、最后临死时对“那些”同学们发自内心诉说时,每一幕都戳中泪点。
影版中相比男主齐铭更喜欢男二顾森西,他是照进易遥昏暗生活里的一缕阳光,给她温暖。一开始相遇到最后的鼎力相助,不畏流言蜚语相信她帮助她给她勇气而后支持她反对欺辱。
反观男主,他们从小一起生活,最该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啊!他才是那个更应该相信她的人呀!他甚至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就一口断定她的错,一次次的对峙一次次的质问以及最后易遥撕心裂肺的告诉他不是她他依旧选择离开。
身体上的伤痛和心灵上的痛苦无法比拟。
身体的创伤最后最差的结果不过就是落下个难看的伤疤;而心灵的痛苦,它会伴你一生,在某个不知名的时间、地点蜂拥而至,让你束手无策,当你自以为忘记它的时候,提醒着你,告诉你曾经所遭受的一切。
影片结束后放了一些曾遭遇过校园暴力的同学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以及对自己的影响,他们最后的选择出奇一致,可以选择不计较,但绝不会原谅。
如若你想说多大点事至于吗?
真的至于。
你有感受过别人对你行“注目礼”不是因为你是大家的榜样,而是因为你是大家觉得恶心或者嗤之以鼻的人吗?大家都像躲着瘟疫一样躲着你,生怕自己也会被列为“瘟神”的队列,如若有人想伸出援手她们便会极力阻止,告诉他们你是大家排斥的对象,有些人因为从众不得已而和他们共舞或默不作声。
当所有人都说你做了什么事时而你明知自己没有做过却无人相信,因为他们一口咬定,是你,你就是那样的人。
好似作为小偷入狱刑满释放的人出狱后如若有人指正他偷了东西大家一口咬定就是你,从不会有人想会不会是贼喊捉贼呢?因为之前你就曾犯过那样的错。
这个世界缺的从来都不是犯错的人,而是知错能改以及正视结果的人。
试想如若身处同样境地的是你你会如何?无人诉说的无助没人相信的孤寂。 当所有人孤立你,左右无缘时。当你以为生活从此会翻开新的篇章出现阳光的时候,而结果确是更深一层的打击 又会如何面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即使你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也绝做不到感同身受,因为你终究不是她。 就像电影中齐铭质问易遥时易遥说的话:“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以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是啊,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总是习惯性站在主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或许就是主观性吧!
你可能是参与者 旁观者 加害者如若事情不严重都觉得与自己无关,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对“那些人”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就像尾声时易遥选择结束生命时,刚开始他们都嗤笑着赶去“看戏”,到最后发现事情真的上升到人命时才漏出胆怯。
电影中易遥说:“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怎么不记得我把红墨水丢到她身上,我就是闹着玩儿的呀,开玩笑的,我没有喂她吃过垃圾,没有泼过她冷水”是啊,容易忘记的都是加害方,而受伤的那一方始终留有阴影挥之不去。
之前曾看到一篇文章中有写到一个县中学里的三个人在学校相当于霸主的存在,只因为一个姑娘与其中一个女孩的男朋友因为不经意的一件小事碰了下手就对那个女生拳脚相向,而老师们对这些“头疼”学生更是无计可施,到最后女孩强烈要求父母为其转学,原来那个初入县中学宣称要好好读书考好大学的人后来连高中都没有念完。
当你的人生因为这些而改变时你还能说原谅吗?还会再说他们是在小题大做吗?
愿我们的身边充满幸运,没有不幸。我选择支持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