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转自知乎作者无名,感谢分享。以下为全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年轻人。他们十分的贫穷,在大城市艰苦的打工,住在地下室,每天上下班挤着地铁。
但是如果你去和他交流的话,那么他能你对你侃侃而谈,谈论好几个小时的互联网思维,创业,风口。他们成天听如乔布斯,马云之类的大企业家的演讲,他们甚至每天都对周围的人宣传各种高大上的商业词汇和科技成果。
如果你打开他们的手机,就会发现他们的手机中装的都是诸如罗辑思维罗振宇等人的各种知识付费类的产品。他们沉浸在自己宏大叙事之中不能自拔!
但其实这样的年轻人,非常容易一事无成。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和宏大叙事是没有关系的,绝大多数宏大叙事,什么互联网思维,风口这都属于极少数的人才能把控住的东西。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决定他的成就的,最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专业技能。
一个过度沉浸在宏大叙事中的人,就可能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是俗称的地命海心。比如一个公司的小程序员,对他来说提高自己的成就,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或者往管理岗位上走。
但如果他沉浸于宏大叙事之中,就会忽略了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的本质,然后每天想着创业,风口,听着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什么创业者就是开拓人类商业的边界,什么全人类最终的命运与结局。
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可能让你忘记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打磨。
我一个朋友,在北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编程公司的程序员和架构师。他是名牌大学毕业,年薪高达50万,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在北京买了房。这可是零几年,年薪50万,北京的房价还很低。
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迷上了创业,就和朋友合资去开了一个p2p的网站,好像是一个信息分类的招聘网站。但是很可惜,他创业失败了。而且为了创业他不惜把在北京的房子给卖掉了。最终他背上一身负债,又重新回去打工了。
然后因为他去创业了,所以打乱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据说他现在的工资都没有达到当年的水平。其实他要是不卖房,单是他这套房子这么多年涨的钱都比他这么多年的工资要多了。要是他把所有工资都拿来买房,说不定现在早就已经财富自由,身价过亿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行为呢?据说他经常听马云的演讲...
所以说,除非你确定自己是一个天才,否则最好不要过度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宏大叙事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其实是有害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呢?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了一个人类的需求层次表。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到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
任何人都有超越自我,达成自我实现的潜在冲动。可以说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自我实现,所有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都是为了那个最高的自我实现的目标而做准备的但是想要达成自我实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注定就是一个平庸或者平凡的人,是没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的。因此宏大叙事就有了出现的必要。
宏大叙事可以让人直接跳过前四种需求,直接跳到自我实现这个最高需求之上。宏大叙事甚至可以让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为了理想而献身,或者为了理想而努力!
可见人类有多么的嚣张和好高骛远,人类不愿意踏踏实实的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自我实现,只想要一步登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在现代社会,我们一提起宗教,宗教往往是保守的代名词。因为宗教往往会让人联想到禁欲。但我们如果真的了解宗教的话,就会发现宗教其实不但不保守,宗教反而是宏大叙事的集大成者。
如果想要让一个人禁欲的话,那么平白无故的禁止自己的欲望,肯定没有人愿意。只有用一个宏大叙事的体系告诉信徒,你只要禁欲就能实现灵魂的升华,在你死后你的灵魂将进入天国。只有这样运用人类自我实现的天性和本能,才可能让人实现禁欲的。
可见这个世界的是单向度演化的,哪怕要让人变得保守,也要在精神上进步。
但是过度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就会变得厌恶现实世界。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个平凡无奇的世界是他们追求宏大叙事的阻碍,他们厌恶在这个平庸的世界求存,对他们而言,不在这个世界求存,只生活在宏大叙事的世界中才好呢!
现实世界中肯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完美和缺陷,不可能如宏大叙事中的理想国一样完美无缺。所以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的人,就会变得厌恶现实世界。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个平凡无奇的世界是他们追求宏大叙事的阻碍,他们厌恶在这个平庸的世界求存。
对他们而言,不在这个世界求存,只生活在宏大叙事的世界中才好呢!同时他们拒绝向这个世界作出任何改变和妥协,完全坚持自我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有时候是抑郁症的前身。
孔子说过一句话:“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其实就是教导人们不要过度沉浸在宏大叙事之中。可见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鬼神,占卜,祭祀等各式各样的神秘和玄学流行,沉浸于宏大叙事之中,从而白白空耗一生,一事无成的人同样也有很多了。
所以如何看待宏大叙事或理想主义,我无法代各位做选择,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