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和普通人相比,富人的幸福藏在哪儿

1

在广大小说、电视剧,乃至电影里,似乎长期充满着一种论调:

富人孩子被锁在高墙内渴望快乐,而平民孩子自由奔跑欢笑。

从而让大家都得出一个结论:富人不幸福,普通人更快乐。

以前沉迷于虚幻世界的自己也这样坚信着,但现实却截然相反。

比起有多余时间、多余钱财去享受生活的人来说,普通人只能在加班后,去楼下咖啡厅点一份甜品,拍照发朋友圈。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到现在,一些小说里仍出现这样的观点?

诺贝尔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指出:一切都在于,是否能得到幸福感。

2

如今的小清新,签名或是“岁月静好”,或是“安静做自己”,不论矫情与否,只论这样的话语,会让人更轻松,并露出微笑。

而在这些“文艺范”里,其实已经道出了得到幸福感的真谛:

做自己想做的事。

分配好时间,将其花在喜欢做的事情上。

人的一生由无数个24小时堆砌而成,怎样分配这24个小时,其实就代表了对自己人生的态度。

是睡懒觉,还是早起跑步?是玩游戏,还是睡前阅读?

一分一秒,都能把握住,并进行“改造”,从而获得适合自己的分配法则,能最大化获得自身的幸福感。

普通人花费时间更随意,因为不清楚价值,所以认为无关紧要。

而富人更珍惜时间,愿意做完必需的事情后,去做喜欢的、而不是做没有任何收获、空耗时间的事情。

这样相比,普通人的一天,创造价值、获得幸福感的只有9小时,而富人除了创造价值的8小时外,或许还能额外收获3小时的幸福时光。

一天天、一周周下来,累计的时间早已无法数清。

幸福感为何相差会很大?其实这就是原因。

3

网络时代,信息爆炸,谁都能成为精神上的富人。

卡尼曼教授的这本书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心理,深入浅出,值得反复阅读。

精神富有和财富自由任重道远,加油吧诸位。


读的什么书:《思考,快与慢》

阅读有效时间:半个小时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作者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略显晦涩

阅读有什么收获:尽管如此,自己充分理解后,对生活理解更为透彻

明天打算怎么做:继续阅读下一章节,并尝试更多与生活联系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大早就被一个九岁女孩子的歌声震惊,她唱的是《我的爸爸》!真实情况是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小女孩想念爸爸,创作这首歌,...
    迟新阅读 2,540评论 0 2
  • 下班回家,听着电台,听主持人插诨打科,堵车时时间会过得特别快,跟着主持人嘻嘻哈哈打闹声,会心大笑就过去了。 电台在...
    身体棒棒阅读 1,527评论 1 4
  • (1) 夜三更树叶和风声 无关风与夜 辗转总关情 (2) 骤雨催落红 凋木伴泪眼 梦见你在我床前 (3) 你不来我...
    觅缘人阅读 1,683评论 9 11
  • 其实我是很讨厌这句话的 好像因为这一句话就可以不努力了 所有的窘境就和自己没关系了 可以逃避 可以装傻 但有时候我...
    汪可可阅读 2,9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