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自己不再那么轻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和女儿早读,听到婆婆喊吃早饭,快速结束准备吃饭。我知道婆婆的脾气,如果她喊了吃饭,一分钟没有出现,后面的几分钟你就什么都干不下去了,光听数落吧。在她眼里,吃饭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哪怕做什么做到兴头上,要耽搁一会会儿也不行。
“先吃饭吧。”女儿早读的时候情绪不好,因为我说她读书不细致,囫囵吞枣。我把笔收起来,顺手丢到书桌上,来到餐桌。
刚埋头吃了一口,就听到婆婆在沙发上没好气地说:“不让孩子吃饭,自己倒吃得欢。再不吃就凉了。”送到嘴里的汤圆瞬间没了滋味,难道孩子没来吃饭,我就不能吃吗?心里虽然不快,但是我已经习惯她的表达方式了,还是继续吃自己的。
等了好一会儿,女儿都没有出来。怎么回事?为了表明不是我不让女儿吃饭,我开始喊女儿赶紧吃饭。喊了好多遍,她也不答应。我猜,她肯定是在闹情绪。要是平常,我会自己吃自己的,不说什么。可是,婆婆在这里,我真的不想听她把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
婆婆在一旁开始了碎碎念模式,我有点儿生气了。很严厉地喊女儿赶紧吃饭。女儿摸摸索索地出来了,一步一步地挪过来的。
“怎么回事儿?半天都不出来?”
“你为什么要把笔甩到桌子上啊?”她突然冲我吼起来,眼睛里有泪水。
“该吃饭了呀!”
“那你为什么要甩笔?”
我明白了,她以为我在生她的气,觉得很委屈。所以磨蹭半天不愿意吃饭。在一个人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即使是别人随手的一个动作,她也可能误解为有特定的指向。我不想在这个时候,这样的氛围里做过多的解释。等她冷静下来,这件事情自然就过去了。
“从最开始喊你吃早饭,到现在已经11分钟了。你还有4分钟的早餐时间。”我看着她边说边起身离开餐桌。
可能是没有想到自己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她不再冲我吼叫,开始埋头吃起来。
我来到书房,准备做自己的事情。听到婆婆开始帮着女儿在一旁责备我:“你说得对,妈妈不该对你态度不好,当妈妈的人,没有一点儿耐心,就知道说孩子……”
“她们俩之间的事情,你就不要掺和进去了。”孩子爸爸知道这样下去不太妙。
她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我没有任何态度不好。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用跟她生气,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但这个时候,血液开始往上涌,我知道我的身体已经开启了调动从前种种不快的回忆。只要是孩子不高兴,都是我的责任。只要是孩子爸爸发我脾气了,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中国传统的家庭有两种:一种是只要是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有矛盾,一定是只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另一种相反,自己家的孩子最乖,都是别人家孩子的错。我的原生家庭属于第一种,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只会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发生了不快,我条件反射反思自己。而婆婆家属于第二种。结婚这么多年,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作为妻子,你要怎样怎样,作为妈妈,你应该怎样怎样……我常常有错觉,这是妈妈在跟我说话,但是那种语气,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妈妈说出来的。
过往种种浮上脑子……我真的生气了。还好,我能控制住不让气体冲开我的大脑盖子。孩子爸爸好像觉察出了空气里的紧张,他闪到我身后,我冲他无声地龇牙咧嘴,表达我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
“我说错什么了吗?”他一脸无辜。
我白了他一眼,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陪女儿正读着绘本,我心里有点儿堵。这种时候,不适合陪伴,我想尽快听她读完,赶紧修复自己情绪。婆婆突然窜到书房,手里拿着袜子。糟了,又要打断我们。
还好,她只是把袜子甩到凳子上,蹲下来摸了摸女儿的脚就转身走了。
外面传来了她大声地责备:“怎么当妈的,孩子不穿袜子一点儿也不关心!脚那么冷……”
9岁的孩子啦,我还要操心她穿袜子吗?如果她觉得没法忍受她就会穿,如果她没有穿,说明她就能忍受这种冷。
楼下,婆婆正数落孩子爸爸不穿袜子……
一方面感叹这个妈妈的不容易,操心三四十岁的儿子,操心9岁的孙女儿,还要苦口婆心教儿媳妇,一方面觉得这样当妈妈太过辛苦。生气也就不知不觉没有了。
我想了想这件事情,为什么会激起自己那么大的反应。应该是我在内心深处是很抵触婆婆的责怪的。当她一开启数落我不是的开关时,封存在身体里的与她相处的种种不快的体验全部唤出来了,本能地就想关闭与她好好沟通的门。
以为,自己可以清楚地分离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没有想到践行的过程还是困难的。知一行万,才能合一。
修炼,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