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旅馆梦
记得 2014 年中,我参加一场活动,问大家未来的梦想,我毫不犹豫的说:要是有一天赚够钱了,想开家小小的旅馆。
在我们这个年代,几乎每个文艺的女孩都有个小店梦,排名前几位的永远是:咖啡馆、旅馆、书店......我自然也在其中。
而「旅馆」对于资深驴友、酒店控的我来说,尤其有吸引力,我甚至在印象笔记中开设了梦想清单,收集自己看中的各种旅馆图片。但那时候,总觉得这个梦想还太遥远,只敢期望「未来某天能实现」。
那会儿,我还在大学教书,一定没想到,这个我只敢在梦里想想的愿望,竟然就在几个月后被我实现了。
</br>
02 缘起
就在2015年,我遇到了我的合伙人,他是个资深的爱书者,我们一拍即合,想出了一个「书店主题旅馆」的创意。并很快,用这个创意发起了一次网络众筹。
凭借在社群积攒的人气、确实很有情怀的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宣传,迅速完成了100多万的众筹。我也辞掉学校的工作一心一意投入旅馆的项目。
梦想实现的有些太过完美,完美的有些不现实。
今天想来,可能是梦想实现的狂喜让我有点飘飘然,接下来的一年多,我入了许多坑,遭遇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事件,也经历了人生最高潮和低谷的时期。但这些不是这篇文章想要讲述的,也许留待一切风平浪静后的某一天心平气和的讲出来。
而今天,我只想给你们讲讲我纯粹作为一个旅店老板的故事,讲讲开旅馆的那些事儿。
</br>
03 营业之初
旅馆在2016年3月正式运营。刚开业那阵子,因为各种原因,没个帮手我只能孤军奋战。所有东西都要重新学,流程、规范都没个模板只能自己摸索。记忆中,那是最难捱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记得开业不到一个月,接待的各个环节都还在摸索中,甚至换被子这种小事我都还做的笨手笨脚。谁知赶上黄金周节假日,刚开业冷冷清清的小店一下子热闹起来,我猝不及防。
至今还记得,那晚十几号人一起涌进来,我一个个接待应接不暇,几十个人一起在大厅等待,焦躁的情绪、骂声、催促占满了整个空间。我一面道歉、一面手忙脚乱,顾的了东头顾不了西头。那时候看起来,自己应该是又忙乱又滑稽。
好容易把客人们都安顿好了,我冲进自己的房间,泪流满面,却不敢哭出声,因为房间隔音效果不好,怕隔壁的人听到。
</br>
04 旅馆老板的日常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旅馆老板可以结交天下朋友,每天的生活大抵就是陪客人、玩桌游,应该再轻松不过了。
殊不知:旅馆老板的日常生活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
套被单、整理房间、端茶倒水都还是小事,通马桶、搬重物、维修这些都得自己来。最怕的是遇上特殊情况:房屋漏水、邻里纠纷、虫害泛滥、客人闹事......都是无法预防而且极难处理的。
与客人的交流也是,当它变成一件责任性工作填充你的所有时间,就没有乐趣可言了。客人多的时候,我甚至做梦都梦到给客人答疑、指路,一个人的时候,闭上眼,满脑子都是别人的声音。
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享受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安静。但就算这种安静也不可靠,因为网站确认电话、半夜入住的客人都随时可能打断你的清梦,让人再难入睡。
</br>
05 那些我们混在一起的日子
当然也有真正快乐的时候:最开心的是收到客人的赞赏和好评。
一个客人由衷的夸赞可以让我开心好几天。还记得,有客人因为太喜欢店里提出想加盟,有客人把自己宝贝的书留在店里希望给以后的客人看,有客人因为喜欢一再续住......这些都是旅馆老板最大的快乐之源。
同样忘不了那些偶遇或陪伴,让日子发光的人。
偶尔住进店里的大学生妹妹因为投缘,留下来做义工,帮还是新人老板的我承担了不少压力。第一次见到这么阳光纯粹的人,店里的不少住客因为她,和我成了莫逆之交。
有台湾大叔来店里住下就不走了,租期从一周延到一个月,再到三个月。每天很少出门,大多数时间就留在店里,闲聊、读书、做好吃的,托他的福,那几个月,尝到了各种台湾美食,还在他的督促下精进了自己的厨艺。
还有来同住的异地情侣档,姑娘在这座城市上学,而男孩假期过后就离开回到自己的城市。男孩托我给姑娘过生日,还录了一段视频表白,在场的小伙伴无不动容。
还在店里偶遇同所大学的学弟,因为在店里和其他住客的交流,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不久后,听说他从学校休学,骑行去了西藏。
当然,同样忘不了的,还有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我们一起唱歌、弹琴、念诗、做菜,参加音乐节结果一个个全变成了泥人,在长江边喝酒说心事听火车轰鸣而过,还领养了小猫成了猫爸爸猫妈妈,让快30的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还有不少住客在我的店里找到了另一半,也有人分手后为了疗伤特意住回和他一起住过的旅馆;也有许多义工、住客成了至交好友,听说离开店里,他们又相约去了各自的城市,或在另一座城市开始了共同的旅程。
旅店仿佛成了他们人生的中转站,记录些东西,又带走一些。
而我,很荣幸成为见证者。
</br>
06 后记
按说我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现在写文做公众号运营,应该算是个媒体人;玩社群做活动,又算是个策划人;但在外面抛头露面,我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