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是非常厚道的一个人,听到宋江在江州要被杀毅然决然的亲自率领梁山好汉出马营救。亲冒箭矢,在他的心目中宋江是救他兄弟七人的大恩人当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是宋江上梁山当晁盖想让寨主之位时,宋江却说兄长年长我十岁。这就属于典型的避重就轻,这是推举头领岂可如此言语。如果说谁年龄大就可以当老大,那梁山的寨主之位岂不是成儿戏了。宋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说出这句话很明显就是觊觎寨主之位。
当老大凭的是本事是资历是威望是功劳,将最主要的这些事情都不说单说年岁恐怕听着都不是滋味吧。我想厚道人晁盖此时还没有觉查出他马上将会被架空。厚道人之所以厚道就是因为重义,义字大于天。但是心里并不糊涂,善良厚道者总不善表达,但是会将很多东西都埋藏在心里。一次又一次也会生根发芽,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爆发。宋江第一把交椅没座上,可第二把交椅却是当仁不让。这也属罕见,上山未立尺寸之功却座上了第二把交椅。足见在宋江心里也就在面子上尊重一下晁盖罢了。
一贯喜欢发号施令的宋江到这儿可谓是龙入大海,我看很有些鸠占鹊巢。从这以后晁盖基本上就被禁言了,因为说话就会被宋江反驳或者被众兄弟反驳从而换来更大的难堪。我想从宋江上山以后晁盖的地位一落千丈,心里必然是很憋屈的。再大的憋屈也就一个字——“忍”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前面说的宋江不当老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年龄,而令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功劳。以后每次出外建功立业都是宋江去,而让晁盖留守山寨美其名曰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宜留守山寨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是个人都能想到的事,救你宋江的时候都没有留守山寨冒了多大的风险深入腹地,可到后来建功立业的时候就要留守山寨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就是不让晁盖建功那威望也就不高了。
看着如日中天的宋江将自己一步步架空,厚道人晁盖急在心里却说不出口。人最怕披着善意的外衣而口是心非的人,让你黄柏木就黄连苦上加苦。最后晁盖选择了开口,就是攻打曾头市的那一次一命归西。好多人都说是宋江在背后放暗箭,我想倒不止于此。尴尬就尴尬在这个地方,现在的这种时候梁山几乎全部都是宋江的人了,他们这些人也不愿意让你晁盖建功。所以是将士不用命谋士不用计,那有一个统帅带领着一群貌合心不合人能打赢才怪呢?
我想晁盖的痛苦不在于自己受到箭伤,而是看到他活着往后也是屈辱不得志的活着。有什么比一个心如死灰的人更令人悲伤的,原本想着扳回一局可实际上晁盖也看明白了再无可能了。我以前总不能理解晁盖的遗言,兄弟休怪擒得史文恭的当为山寨之主。现在想想这可能是厚道人晁盖最后的发泄,这时候在老大弥留之际你们总不能再反驳了吧。你说晁盖任性也罢你说晁盖故意留下难题也罢,可无论如何你也不能和一个将死之人再讲道理吧。这是一次痛快的发泄,这么长久以来最酣畅淋漓的怒吼啊。
按说老大不在了老二继位也是顺理成章的,可偏偏又有这么一出。从法理上来说这是遗命当然是不可更改的,但吴用等人却也想到了变通之法一波骚操作之后一切又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其实我想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这种骚操作不会局限于当下定然会将其发扬光大。后面的排座次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本来是很难做的一件事让人家一波骚操作就变成了上天的意思。上天早已安排妥当,那别人还好说什么呢?
不识法度没有规矩,有的是一波又一波的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