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起床后清醒了,睡不着,不如爬起来看点文章吧
现在的体育研究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自己写不出有质量的文章呢?是理论积淀不足?还是研究方法手段落后?(哦似乎必然都有)
以最近的关注点“民俗体育”作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搜索结果页第一篇文章《视频小波分析修复算法———以民俗体育记录视频为例》(2023年10月发表于河 南 城 建 学 院 学 报 ,作者白雪松,叶剑飞)看起来不错,看标题就知道是计算机技术和体育的综合研究了,计算机技术确实是近两年和未来一段时间体育研究的一个突破点,只是不知道他怎么进行呢?
作者先是具体地阐释了关于核心关键词“视频小波分析修复算法”的相关定义和内容(这部分涉及了大量的数学公式,简直是让人望而生畏,何况是体育人呢),然后选择某民俗体育活动的部分视频片段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章所用的视频小波分析修复算法,对视频片段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文章提到的其他两种修复方法,选取合适的数据统计指标体现了视频小波分析修复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形成论文结论:视频小波分析修复算法能够有效修复破损区域结构,提升视频修复效果。
从研究方法来说,这个研究结构完整,包含理论工具解释,实验过程介绍及实验结果分析,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并且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论证合理而且充分,不仅具有合格研究的基本标准,而且理论解释清晰、结果分析明了,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然而想要借鉴这一类研究的话,还得有一项计算机技术,再把这个技术运用到体育相关领域,进行实验,同时还不能少了统计学的数据分析。这里面的计算机技术(理解和运用)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于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来说,真的都是硬骨头啊。
尽管两位作者都是体育教师,但是这个研究其实与体育并无多大关系,甚至实验的对象也和标题中的“民俗体育”关系不大——“某村庄在每年的八月八日举办乡村篮球联赛”,但是因为技术具有前沿性,同时论证具有充分性,在编辑眼里,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只是不知道实际运用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善于发现和总结就常有机会找到不错的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可能比修复一段体育视频具有更广泛的实际意义,但是要有对应的理论、研究方法技术的支撑,才能达成想做的研究,这些还需要时日积累。
又看到一篇颇具吸引力的文章《民俗体育塑造乡民“家国一体”认同的地方实践及个案启思
—基于边城龙舟赛的田野考察》是定性研究体育的典型代表,在选题和论证上均具有优势,无外乎刊载于2023年9月15日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在选题上,踩在新时代政治要点“’家国一体‘认同“与体育研究热点”民俗体育“(亦是新时代政治要点——文化复兴)两个话题结合点,具有研究和刊发意义。在论证上,不同于体育人写定性研究常见的泛泛而谈,从话题引入便旁征博引,夹叙夹议,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踏实的调查和思考工作。研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个案进行研究,以获得研究结论。对研究对象“边城龙舟赛”这一活动进行了实际调研访谈,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夹叙夹议的论证方式,结合相关概念和观点的文献引用、直接引用的访谈内容以及作者的讨论,得出观点。
对比定量研究的计算机+体育研究,文化+体育的定性研究应该是更好入手的,或者哪一个更容易上手并不一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脚踏实地进行研究。这两个方向都会是未来的研究热门领域,如果作为基层随便做做的研究,稍微花一些功夫恐怕就能做出勉强像个样子的成果。但是如果以博士论文的标准,或者以自己也能认可、觉得能拿得出手的标准来看,必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进行技术和理论的积淀和深入地研究的。至于先从哪方面入手,或未可知,甚而有过于贪心之嫌,想进行兼具技术性和文化性的研究,那需要的基础和功夫自不必多说。学好计算机技术(数据统计分析)进行实验,同时结合文化分析(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论述。路漫漫其修远兮,至少今天迈出了学习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