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的悲剧——仆固怀恩与郭子仪之间,就隔着一个骆奉先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诗圣杜甫被朝廷征召,授京兆功曹参军一职,但却并未赴任。话说当时安史之乱刚被平定,皇帝李豫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中兴之主,认为大唐王朝在他的带领下必然会重现开元盛世之荣光。那么一向仕途坎坷的老杜为啥放弃了这个大好的复出机会,而是选择了避祸蜀中、躲进草堂里冷眼旁观天下?

老杜不但诗写得好,眼光也是绝佳

答案很可能就藏在他的那首著名的七言组诗当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忆昔二首·其二》)

在老杜看来,开元年间的盛世美景恐怕只能埋藏在记忆中或是传唱于诗歌里,却再也回不去了。如今的长安,不仅是个是非窝,还是个吞噬人命的修罗场,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同时祝福李豫好运。

事实证明,老杜不但诗写得好,眼光也是绝佳。此后不久的京兆,果然乱成了一锅粥。

因安史之乱方平,大部分唐军云集于河北,导致吐蕃人趁机尽陷河西陇右,直到兵锋直指长安才引来举朝震恐。又因权宦程元振陷害忠良、隔绝中外,各路节度使拒诏勤王,终使得长安沦陷,李豫被迫出逃。

不算朱温篡唐,长安一共沦陷过5次,唯独广德元年这次是陷于外患异族

不过大唐朝的国都沦陷又不是啥新鲜事,吐蕃人也没本事赖在长安不走,所以这看上去不过是癣疥之疾。可是没过半年的工夫,在平定安史之乱期间号称“功无与比”,在国中、军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堪比郭子仪的大宁郡王、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又反了,还引来了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各路蛮夷累计几十万人跟着来起哄架秧子,简直堪称是举世攻唐。

在这种情况下还幻想什么“重现开元”,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由此也可见,老杜是多么的有眼光了。

但要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造反的仆固怀恩头上,则是天大的冤枉。


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是堪比郭子仪、李光弼的平叛功臣。

光是说起“仆固怀恩”这个名字,就很容易让人怀疑这家伙的血统问题。事实也是如此,仆固怀恩是铁勒人,而且是铁勒九大姓之仆固部(也称仆骨)族长之后。在历史上,铁勒还有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称呼,如丁零、敕勒、高车等。在唐初以前铁勒人本来是给突厥人当小弟的,后来其中的薛延陀与回纥两部实力渐强,还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忽悠下对突厥人反戈一击,打得难解难分。等到突厥人完蛋了,李世民又忽悠回纥与唐军联手灭掉了薛延陀,从此铁勒各部相继归唐,老老实实的当了近百年的顺民。

回纥(或回鹘)就是铁勒之一部

虽然都成顺民了,但还是要加以笼络的。像仆固怀恩家族就世袭金微州(今阿尔泰山附近)都督,他爷爷歌滥拔延还曾被授右武卫大将军——当然,那只是个荣誉称号罢了。

等到仆固怀恩继承家业后,又加左领军大将军同正员、特进,然后跟着前后两任河西节度王忠嗣、安思顺跟西突厥人以及吐蕃人打交道。期间或打或谋,仆固怀恩显露出超人一等的军事才华,被王、安视为心腹,屡屡委以重任,逐渐有了些名声。

所以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仆固怀恩便被慧眼识珠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征召,出任左武锋使,随老郭南征北战,长期担任朔方军的二把手。后来郭子仪调入朝中为相、李光弼取而代之,仆固怀恩继续为其佐贰。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才因功进封大宁郡王,迁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使,正式成为一方封疆。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豫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决定向安史叛军发起最后的决战。可问题是这位雍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此时只是个年及弱冠的精神小伙,所以只能当个挂名的主帅,实际指挥这场大决战的就是副帅、奉诏“领诸军节度行营”的仆固怀恩。而老仆固也不负众望,在洛阳一战中全歼史朝义部8万余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悉平河北,彻底扑灭了这场蔓延了近10年的叛乱。

因为最终沦落为叛臣,所以仆固怀恩连张像样的画像都没留下

安史之乱之所以能被平定,风雨飘摇的唐廷最为倚仗的就是朔方军。而号称中兴双壁的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更是先后担任朔方军的主帅。但被许多人忽视的一个事实是,真正始终奋战在朔方军第一线的,不是郭、李,而是仆固怀恩。

而仆固怀恩为了大唐朝的转危为安几乎倾尽了所有,真真正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情激烈的仆固怀恩每战都不畏生死,必身先士卒,好几次险些丧命沙场。比如潼关一战中唐军败绩,仆固怀恩在前有大水、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宁死不降,最后“抱马以渡”,险些命丧渭河;他的长子仆固玚更是个武勇堪比西楚霸王的猛将,每逢大战必入敌阵厮杀,每每所向披靡,被士卒尊称为“斗将”。而这位“斗将”人生中最大的名场面,就是咬死史朝义不放,活活追杀了两千里,最后终于枭其首,河北遂平;次子仆固玢在与同罗(亦是铁勒一部,在安史之乱中投入叛军阵营)作战时不幸被俘,为保命不得不暂时从贼。后来仆固玢虽然又逃了回来,但仆固怀恩恨其背叛,竟大义灭亲,“叱而斩之”。

为了大唐王朝儿子说砍就砍了,至于女儿则是说送就送了。

说到和亲,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皇帝把自家的公主嫁到异国他乡去,事实上这个“公主”的水分极大。尤其是汉唐两朝,通常会找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甚至是宫女,再随便安个公主名头嫁出去。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和亲的主角要么是跟皇家有亲戚关系的宗女,要么是作为皇家奴仆的宫女,反正跟普通人家扯不上关系。

但史上唯二的例外都发生在了仆固怀恩的身上。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回纥英武可汗为其子移地健向唐肃宗李亨求婚。可能是考虑伦理方面的因素(刚嫁了个女儿给英武可汗),李亨便开了个脑洞,让正跟回纥人谈判结盟的仆固怀恩嫁女给移地健。

仆固怀恩二话不说就把女儿送给了回纥人(可能还另搭了个女儿陪嫁)。移地健对仆固氏非常满意,册封其为光亲可敦。甚至在过了11年光亲可敦去世后,已经是牟羽可汗的移地健再次向唐请婚,还指名道姓求娶仆固氏女。

不过此时的仆固怀恩一家在大唐朝已经被打入叛臣之列,死的死、散的散,女眷弄不好都被抓起来罚做了“失足女青年”。可是回纥人作为大唐朝的铁杆盟友,唐代宗李豫也不敢得罪啊,只好厚着脸皮先将仆固怀恩的小女儿册封为崇徽公主,然后再送给了移地健。

而在整个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共有46人战死,堪称是满门忠烈。哪怕后来在史书中将其铁板钉钉的定性为叛臣,但也无法漠视他为大唐朝奉献的忠诚:

“怀恩自以兵兴以来,所在力战,一门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绝域,说谕回纥,再收两京,平定河南、北,功无与比。”(《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唐纪第三十九》)

杨家将的故事,应该是没少从仆固怀恩家族的事迹中寻找灵感  

安史为啥乱了、仆固怀恩又为啥叛了?跟汉胡无关,是大唐朝自己出了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本身就胡化特征非常明显的大唐王朝就是因为太过于信任和任用胡人,才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得盛唐不再、繁华无存。

这种观点其实毫无道理。相比宋明,汉唐这样的外向型王朝在不断开拓进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与胡人发生接触并相互影响,这本身就是文明进步所必需的一个过程。而将各式各样的胡人纳入到体制中来,也是汉唐融合异族所采取的一种正确且有效的手段。要不然咋办?难道每征服一地就将当地土著统统杀光或打入另册?这显然是更为愚蠢的做法——秦灭六国后大致上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如何就不用我废话了。

盛唐之盛,本身就是多元文明交织出来的硕果

事实上,唐朝的民族政策本身没什么毛病,而且效果还相当正面。比如他们征服了突厥以后,大唐朝就多了无数姓阿史那的名将,比如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阿史那忠、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道真(还有不姓阿史那的哥舒翰、执失思力);灭了高句丽以后,这个名单又得加上黑齿常之、高仙芝、王思礼、王毛仲、沙吒忠义、泉南生的名字;降服了铁勒以后,大唐朝再添契苾何力、仆固怀恩、李思忠、叶护、浑释之等贤臣良将……哪怕唐朝最终亡国了,也是亡在了正宗汉人朱温的手里,而唯一愿意为李唐复仇守节的,却是李克用、李存勖这样一帮沙陀人。

说回到安史之乱,粟特人安禄山、突厥人(血统还不怎么正宗)史思明固然是罪魁祸首,但他们的叛乱之所以能搞出这么大的场面,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唐王朝本身出了问题。

自从李渊、李世民父子立国大唐,战争基本爆发于四境以及域外,内地承平百余年,统治阶级逐渐腐化堕落。哪怕在所谓的开元盛世,老杜笔下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不过是一种肉食者炮制出来的虚幻图景,掩藏其后的是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在饥寒交迫,在哀鸿遍野。而大规模土地兼并产生的最大恶果就是大唐王朝赖以富国强兵的均田制的崩溃,迫使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以十大藩镇维持边疆安宁。

募兵制与府兵制最大的区别就是由“不良人”取代“良家子”成为了主要的兵源,使得唐军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同时,十大藩镇的兵源主要由位于边地的半汉化胡人和半胡化汉人构成——他们可能不是盛唐府兵的对手,但收拾起什么彍骑、神武军、羽林军来几乎形同大人打小孩。

更可怕的还不仅是质量上的差距,还有数量上的悬殊。

在“弱干强支”的状态下,就算安禄山不反,也会有王禄山、李禄山造反

在天宝年间,唐军的总兵力大约在60万左右,被十大藩镇所控制的就将近50万,其中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就占了近20万。而且安禄山掌控平卢、范阳两镇达十余年,期间广植亲信,党羽遍布军中,士卒只知有禄山、不知有皇帝就是铁一般的事实,而非说说而已。

在这种“弱干强支”的危险局面下,天下精兵又半数尽在其手,就算安禄山是个汉人,难道就不会生出野心吗?

而这种局面,恰恰又是脑子里不是面粉就是水的李隆基君臣故意造成的:

“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畯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心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第三十二》)

就算从结果来看,奸相李林甫的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毕竟安史之乱爆发后,像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各路节度使纷纷奉诏勤王,与汉胡的身份根本扯不上关系。就连跟安禄山同族的安思顺也坚拒叛军的招揽,毅然率军平叛。

就连安禄山造反,也可以说是被逼的——因与宰相杨国忠不和,后者便屡次上奏安禄山必反,甚至一度欲召其入京杀之。正是在李隆基的狐疑和杨国忠的再三刺激下,安禄山才加快了造反的进程。

官兵和叛军都是汉胡混杂——这就是一场内战,与汉胡无关

然而李唐君臣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安史之乱后,所有的武将不分汉胡都成了嫌犯。那些不远千里率军勤王而来的大将们,要么被他们胡乱指挥而陷于死地,如哥舒翰;要么就干脆举起屠刀统统杀掉,如封常清、安思顺、高仙芝一个都没跑得了。就连号称中兴双壁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不能幸免,前者只要立下点功劳就得被撸掉兵权,等到大唐又命悬一线了才将他推出来救急;而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六十一》)的李光弼,更是在屡遭权宦诋毁,最终忧惧而亡。

说到宦官——既然文官没用,武将天生原罪,那么唯有宦官成了李唐皇帝们唯一肯信任的新宠。于是阉宦很快为祸,并最终与藩镇、朋党一起成为唐亡的推手。

而仆固怀恩的最终反叛,也是源于他身为武将带来的猜忌以及宦官的推波助澜。


众口铄金之下,仆固怀恩想不反都不行。

说仆固怀恩之叛与其胡人的身份完全无关也不对。毕竟他最终没成为郭子仪、岳飞似的忠臣、纯臣,而是落得个叛臣的下场,就在于这个半汉化的铁勒人没有汉人那么多的心思。只要受了委屈,他就非得耿直的问一句——

凭什么?

仆固怀恩之忠勇不亚于岳飞,但身为胡人的他注定不会像岳飞一样有那么多顾忌

前边说到仆固怀恩为国献女、与回纥可汗和亲。话说从古至今只有皇帝的亲戚和奴仆能被送去和亲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涉及到很多政治上禁忌。比如说仆固怀恩把自家闺女嫁去了回纥、成了回纥可汗的老丈人,那么他身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会不会里通外国、会不会背叛大唐?

想必即便到了今天,也会有很多人这么想吧?

李亨在做出让仆固怀恩嫁女回纥这个决定时,未必就不是对后者的一种试探。否则,李亨刚嫁了个女儿给英武可汗(还陪嫁了个侄女),也不是找不到孙辈的宗女嫁给英武的儿子,为啥非得要求仆固怀恩嫁闺女?

毕竟在当时的平叛大将中,郭子仪可是任李亨随便捏扁搓圆的,李光弼刚被从河东军调入朔方军,人生地不熟的估计也不大可能搞事情。唯独仆固怀恩,不但一直在朔方军屡立功勋,还深得军心,更何况他跟大唐朝的盟友回纥人在百余年前可是一家人呐!会不会哪天就成了安禄山第二?

可仆固怀恩显然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皇帝让我家女儿和亲回纥,显然是种信任和恩赐啊,那就嫁呗!

于是,针对仆固怀恩的第一次“忠诚测试”的结果,显然是不及格的,关于他的各种传言开始甚嚣尘上

先泼脏水,再趁机夺权——这是历代皇帝文官对付武将的不二法门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已经穷途末路的史朝义派人跑去回纥游说牟羽可汗,试图诱使唐回反目。本来就看不起唐人的牟羽可汗趁机发十万大军进逼关中,使得大唐朝野震动,却无力对抗,只能和谈。可别人去谈,牟羽可汗压根不理,声称只愿意跟自己亲爱的老丈人谈。

这回仆固怀恩长了个心眼,跑去跟唐代宗李豫要了个“免死铁券”才肯去谈。结果翁婿相谈甚欢,回纥人答应跟唐军合作,继续讨伐史朝义。

这下子仆固怀恩勾结回纥、欲行不轨的黑锅就更甩不脱了。尤其是回纥人在平叛安史过程中虽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其态度骄横、军纪废弛,到处惹是生非。比如在攻占洛阳以后,回纥人就纵兵大掠,杀人上万、劫财无数,惹得天怒人怨。不过回纥人悍勇,一般人惹不起,所以猜忌和仇恨的矛头就指向了“体制内”的仆固怀恩:

“(马)燧因说(李)抱玉曰:‘属者与回纥言,燧得其情。今仆固怀恩恃功树党,李怀仙、张忠志、薛嵩、田承嗣分授疆土,皆出于怀恩,其子瑒佻勇不义。以燧度之,将必窥太原西山以为乱,公宜深备之。’”(《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

这种敌意最后甚至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回纥人出境。在途径太原时,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在自行脑补了仆固怀恩和牟羽可汗翁婿合谋夺城造反的剧情后,非但不奉诏调集米粮犒军,还紧闭城门、全军戒备,甚至禁止仆固怀恩靠近。

以当时回纥人之嚣张,仆固怀恩想反早反了,还能如此任人诋毁?

仆固怀恩怒了,便去找李豫告状,于是后者派出他的最信任的宦官前来调查真相。

李豫派来的宦官叫骆奉先。这位骆公公的人品虽然也不咋地,但相比起鱼朝恩、程元振来那就绝对可以颁发一张好人卡了。不过再好的宦官往往也因为文化程度、见识水平,尤其是贪生怕死等方面的缺陷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位骆公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仆固怀恩见到了骆奉先这位皇帝陛下的代言人,就像没娘的孩子见到了亲人一般热情。在痛斥了辛云京、倾诉了一肚子的委屈之后,他便请骆公公赴宴,结果这一喝就喝出了天大的麻烦。

我们知道草原上的朋友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尤其是在酒桌上——喝躺一地人那不过是常规操作,最吓人的就是喝完一顿还有下一顿。在十几年前,一位内蒙的朋友就曾为了让我“喝好”,强行抢走了我的车钥匙,结果一喝就是两天,差点喝掉了我的半条命。

我也是在得知了仆固怀恩的遭遇后,才知道这一优良传统是多么的源远流长。老仆固跟骆公公喝酒那天,正是端午节前夜,他就觉得反正要过节嘛,那咱们就接着喝。不过可能是被灌酒灌得太狠,骆公公有点受不了了,非得隔天就走。于是仆固怀恩就发扬草原民族的优良传统,偷偷把骆公公的车钥匙……呃,应该是坐骑给藏了起来。

可是骆公公哪知道这个规矩啊?他一觉醒来发现马不见了,又联想起有关仆固怀恩欲反的传言,顿时就觉得小命危矣喽……于是求生心切的骆公公啥也顾不上了,赶紧跳墙,再迈开11号紧急跑路。

草原朋友在酒桌上的表现可从来都没“淳朴憨厚”过

仆固怀恩发现后,也知道坏事了。尽管他追上骆公公后奉上了金银与马匹,并拼命的替自己辩解,但为时已晚。骆奉先回朝后,一口咬定仆固怀恩心怀不轨,日后必反。

到此为止,仆固怀恩就算浑身是嘴,也没有人相信他并无反心了。

走投无路的仆固怀恩怒了,一边让他的“斗将”儿子仆固玚跑去太原跟老冤家辛云京火拼,一边上书长安,连皇帝一起臭骂了一顿:

“臣静而思之,其罪有六:昔同罗叛乱,臣为先帝扫清河曲,一也;臣男玢为同罗所虏,得间亡归,臣斩之以令众士,二也;臣有二女,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三也;臣与男玚不顾死亡,为国效命,四也;河北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抚绥以安反侧,五也;臣说谕回纥,使赴急难,天下既平,送之归国,六也。臣既负六罪,诚合万诛,延颈辕门,以待斧锧。过此以往,更无他违。陛下若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终赐剑于稽山。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何诉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唐纪第三十九》)

连傻子都看得出来,仆固怀恩名为自陈其罪,实际上是直指李豫赏罚不公、迫害忠良。尤其是他自比伍子胥、文种,那么李豫岂不就是夫差、勾践?仆固怀恩是骂爽了,可是君臣关系也彻底破裂了,再无回旋余地。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公然举兵作乱,并宣称李豫已挂,引得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早已觊觎大唐这块肥肉的各路饿狼纷纷来犯,这下彻底坐实了他里通外国、阴谋叛乱的罪名。

在二十四史中罗列的从汉到明323个各种坏蛋中,就有“叛臣”仆固怀恩的名字

不过数日后,仆固怀恩莫名暴死,叛军以及趁机跑来占便宜的吐蕃、回纥等部也被郭子仪所平,这场叛乱闹剧被彻底平息。


写在最后——所有人都说仆固怀恩必反,但所有人都知道其实仆固怀恩根本不想反。

要说李豫就是想把仆固怀恩逼反,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李豫一直在竭力阻止仆固怀恩叛乱。

在骆奉先跑回来说仆固怀恩必反时,李豫的反应仍然是给后者加官进爵,又是拜太保,又是赐铁券,还将其“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免死铁卷这种玩意当个笑话听听就得,当真的早就全家死绝了

哪怕是在仆固怀恩已经紧锣密鼓的筹备造反了,李豫仍先后派遣黄门侍郎裴遵庆、御史大夫颜真卿去劝说他要冷静,并承诺只要肯入朝便前罪不究。甚至在仆固怀恩怕一入朝就被砍死而拒绝后,李豫又再一次让步,允许他遣一子入朝为质即可。

李豫为啥这么好说话?还不是因为他演戏演砸了!

他很清楚仆固怀恩不会反。毕竟在安史贼势正炽时才是后者造反最好的时机,可那会儿仆固怀恩正忙着跟叛军死磕,又是大义灭亲又是为国和亲的,搞得自己满门忠烈,哪有功夫寻思造反?等到安史已平、唐廷威望正高的时候才想起来搞叛乱,那仆固怀恩得有多白痴?

李豫真正的目的,是收回仆固怀恩手中的兵权。而且他采取的是对付郭子仪、李光弼同样的套路——先让心腹传出流言,指其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然后郭、李就一个战战兢兢,一个忧惧愧恨,都乖乖的自解兵权、入朝自辩。这个时候,李豫再跳出来装老好人:

“朕不德不明,俾大臣忧疑,朕之过也。朕甚自愧,公勿以为虑。”(《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于是君臣相得,还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对郭子仪有疗效的药方,换到仆固怀恩身上,就可能是毒药

但这一招用在仆固怀恩身上,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为啥?因为郭子仪不但是汉人,还出身士族高门,对于李豫搞的这套政治手腕早就门儿清。所以他能积极配合,而且知得失、明进退,这才不但能得善终,生前功和身后名也一样不差。相比之下契丹人李光弼对此的理解就差了个层次,那些汉人的花花肠子还是搞得不太明白,这才导致名声受损,最终忧惧而终。不过老李毕竟是个完全汉化了的胡人,又从小被塞了满脑子的忠孝节义,所以最终还是被李豫给忽悠瘸了。

可问题在于仆固怀恩哪懂这个啊?这个打小就在西北草原戈壁上撒欢、猎人头的铁勒人,说他是半汉化都有点抬举了,在政治头脑上比起李豫、郭子仪来,这货简直就是个“半兽人”。

所以当李豫导演的这场好戏的男主角是郭子仪时,那就是两个老戏骨在飙戏,根本无须剧本、台词,只需一个眼神就能心有灵犀。相比之下李光弼的演技就差了点,但好歹戏还能磕磕绊绊的演下去。可仆固怀恩呢?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世间还有“演戏”这么一回事,只会觉得李豫那一番花里胡哨的表演是在瞎扯淡、是没安好心。

其实在李豫忙活了大半天,发现某个半兽人根本不入戏以后,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跟仆固怀恩是在鸡同鸭讲。所以他才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宦官骆奉先,试图跟仆固怀恩有一说一。

仆固怀恩当然没长这样……但他在政治上的智商跟半兽人比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如果骆奉先真这么干了,估计仆固怀恩会嚎啕大哭一场,然后怒吼一声——陛下,你倒是早说啊!何必脱裤子放屁!

然后他要么乐颠颠的入朝安享高爵富贵,要么乐颠颠的回老家继续撒欢、猎人头。总之,按照这个憨实耿直的铁勒汉子的一贯表现,不被逼急眼了,他是不会反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史书上“中兴双壁”弄不好就是“中兴三英”了。

可惜骆公公一到站就被灌了一肚子的酒,可惜热情过了头的仆固怀恩又偷走了骆公公的“车钥匙”,更可惜的是惜命的骆公公因此被吓破了胆……

于是,一切终究还是无法挽回了。

仆固怀恩死后,李豫曾叹息道“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史书还因此大赞这位皇帝陛下“其宽仁如此”(《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宽仁个毛线啊!仆固怀恩的叛乱还不是李豫自找的?再说他不肯口出恶言恐怕也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毕竟仆固怀恩的那个女婿,还在到处找借口以便能在大唐这块肥肉上再咬几口呢。

果然在3年以后,李豫又将仆固怀恩的小女儿册封为崇徽公主,然后送到回纥人那里去和亲。

对于皇帝来说,即便是死人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13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69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1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3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2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81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8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1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9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4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