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将以日记的形式去书写
这些都是我在书本上的摘抄再说(也是,俺自己的偏见而已!)以此为引接着叙述昨天未完成的文本《饮膳正要》
朕惟人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者也,然物又天地之所以养乎人者,苟用之失其所以养,则至于戕(qiang)害者有矣。如布帛、菽粟(shū)、鸡豚之类,日用所不能无,其为养甚大也。然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其为戕害一也。其为养甚大者尚然,而况不为养而为害之物,嫣可以不致其慎哉!此特其养口体者耳。若夫君子动息威仪,起居出入,皆当有其养嫣,有所以养德也。尝观前元《饮膳正要》一书,其所以养口体、样德之要,无所不载,盖当时尚医所论著。其执艺事以致忠爱,虽深于圣贤之道者,不外是也。夫善莫大于取诸人,取诸人以为善,大舜所先肆。朕嘉是书而用之,以资摄养之助,且锓(qin)诸梓(zi),以广惠利于人,亦庶几乎,好生之仁。虽然生禀于天,非人之所能为;若或戕之,与立岩墙之下者同,有不由于人乎!故此非但摄养之助,而抑顺受其正之大助也。
“夫善莫大于取诸人”据《书经·大禹谟》善政在于养民!
“虽然生禀于天”一句《孟子·尽心上》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再者往后
便有食经,菜谱,养生经
就不一一详细介绍
按照从前的饮食习惯相比
“盐”没有从前的咸,“糖”没有从前的甜。
正如同文章所叙“故此非但摄养之助,而抑顺受其正之大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