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一个关于影响力的课程,在训练“以理服人”沟通技巧环节,老师安排了一个4人一组的正反方辩论。可能是大学时看狮城舌战的余毒还留在身上,我和一个男生是我们组最咄咄逼人、穷凶极恶的。显然,咄咄逼人可以帮你在辩论场上挣得一分半厘,但对于有效沟通毫无帮助。所以我们得到老师很多指正。
然而,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我为发现并在十几个人面前暴露了自己身上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击性而感到非常难堪,甚至感到羞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简直是赤裸地暴露在同辈面前,并可能在遭受别人隐性的评判。
我在我的自我意象里是一个内向、温和,有时有些怯懦的人。我觉得这种质感的人可以隐藏在人群里,安全、稳妥,容易被人喜欢。所以,我常常压抑我内在的攻击性,我害怕它,我怕自己的这种个性会招来群体的孤立、嫌弃、讨厌。但是今天,当我借着这个场合把它释放出来时,我还是被自己惊呆了!随之而来就是深深的羞耻、焦虑、担心,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感到内疚。
虽然我明白攻击性的对外表达是非常健康并且强有力的心理现象,可我还是被自己的羞耻感弄的坐卧不安、内疚不堪。那份内疚是想说,“我欠大家一个抱歉,抱歉刚才让大家无话可说,抱歉让大家感到不如我,我不该这样表现出众,让大家相形见绌。”
卑微啊,真是要把自己低到尘埃里。混在尘埃里,我就安全了。“是谁在阻止我们变的优秀?是我们自己—我们害怕自己变得优秀的样子。”
也是可笑,我表现了自己,却对他人感到无比内疚,好像他人的不举,都是我的错,我该有多自恋啊!
弗洛姆说,你要打破自恋,才可能真正的去爱。这对我是一个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