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第三天来阅读《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
在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两个致富的秘诀:
第一个叫做穷人为了钱工作,但是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第二个致富秘诀是一定要去学习财务知识,因为重要的不是你今天赚了多少钱,而是你留下了多少钱,你想留下更多的钱,就必须得了解真正的财务知识。
关注自己的事业
第三个致富秘诀,在今天会介绍到,叫做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事业,千万不要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工作。
这是作者介绍给我们的第三个致富秘诀,他上来就给我们讲个故事。
麦当劳创始人在讲座的时候,就问底下的同学:“你们知道我是靠什么赚钱的?”
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这个问题,你知道麦当劳的创始人是靠什么赚钱的。靠汉堡?靠薯条?
他不是靠这些东西赚钱的,是靠房地产赚钱的,他拥有很多繁华地带或者十字路口的房地产,然后把这些开成连锁店,他就靠这个赚钱。
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房地产商,这个才是他最重要的业务。
当时讲座的底下坐着一个人,是我们本书作者的朋友,他朋友在底下听这个讲座就记住了。
这个朋友以后开了一个连锁洗衣房,他就告诉自己:“实际上我最重要的业务是洗衣房的房地产。”
这是一个小故事,作者用这个小故事给我们引出来,他想告诉我们的第三个致富秘诀,也就是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事业。
什么叫事业?什么叫职业?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罗伯特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他就问别人:“你的事业是什么?”
别人就回答:“我在银行工作,我是一个银行职员。”
然后他就问别人:“这个银行是你的吗?”
一般情况下,都不是我们自己的,然后对方就会说:“这不是我的银行,我只是在那里上班。”
这个人就混淆了事业和职业,大部分人有的那个东西叫职业,我们这辈子都依赖于这个工作。
实际上,依赖于工作的大部分穷人跟中产阶级,他们等于是没有经济基础的,等到一旦发生经济危机、经济衰退,他们手头根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他们买的车在不停贬值,他们就会陷入人生的困顿当中。
这些人就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事业,可是关注自己的事业,是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开个公司,虽然有些人会开公司。
但其实不是一定得开,你事业的重心,实际上就是你的资产项,不是你的收入项。
大家还记得资产项和收入项的区别:资产会带来收入,也就是白天你可以去工作,可以继续上自己的班,但是一定要记得购买真正的资产,而不是购买负债,也不是购买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堆在家里面。
保证支出低一点,降低负债,然后给坚实的资产打造一个基础,这就是作者说的,叫做专注自己的事业。
真正的资产
什么是真正的资产?什么样的资产才不会导致自己被困在债务当中?
罗伯特把真正的资产分为了几类,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第一类叫做,我不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
我有个业务为我赚钱,而且不用到现场去,如果我必须到现场去工作的话,那就不是我的事业,是我的职业。
第二种是股票。
第三种是债券。
第四种是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
第五种是票据。
第六种是版税,不管是音乐的,还是手稿、专利,都可以带来版税。
第七种,就是其他有价值的、可以产生收入的,或者有增值潜力的、卖的比较好的东西。
这些都是真正的资产,你去获取你喜欢的资产就可以了。
罗伯特喜欢什么资产?他喜欢两种资产。
一种是房地产,他就喜欢房地产,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而且去购买。
他还喜欢的另外一项资产,就是小公司的股票。
很多人都觉得买小公司的股票风险太高,但是他把这个当成是发财的一个好方法,他的本职工作是在公司里面做销售,他平时一边坚持日常工作,一边就买卖房地产和他喜欢的小公司的股票,去增加自己的资产项。
到后面,他赚的越来越多,比他本职工作赚的还要多,实际上他在本职工作当中已经做到了公司的销售前五名,已经赚得多了,但是还是不如自己资产项带来的收入多。
后来,他就去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罗伯特专注自己事业的一个过程。
关于第三个致富秘诀“关注自己的事业”,我就跟大家说到这。
我们再说一个更难理解的,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听到这已经蒙了。
运用公司的力量
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四个致富秘诀,叫做运用公司的力量。
什么叫做公司的力量?我们在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税收的历史,来谈谈税。
关于税,大家能想到什么?想到你的个人所得税。
你每个月辛辛苦苦挣了1万块钱,其中一部分还要拿来缴税;你特别努力,终于做到了年薪100万,发现其中可能有20万都要拿来缴税。
具体缴多少,你可以去算一下,但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值。
就是我们赚的钱总是要先交税,特别痛,以至于我们将来去找工作的时候,特别喜欢跟别人谈税后收入。
这个税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已经是个理所应当的东西了,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这是写在宪法里面的。
但实际上,可能我们不知道的是,最初的像英国、美国这些国家,人家是不收税的。
什么时候开始收税了?英国是1874年规定纳税是每个国民的义务,美国是1913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了要征所得税。
突然征税的话,当时的人受得了吗?他们为什么不反对?
因为刚开始征税的时候,大众普遍接受的一个观念,就是税收这个东西,不针对穷人,只针对富人,就你有钱才交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劫富济贫的东西,所以他们举双手同意征税,因为他们都觉得那些资本家活该交税。
关于这一点,作者的富爸爸和穷爸爸有着不同的观点。
他的富爸爸还是一个妥妥的资本家,但是他的穷爸爸是一个政府的官员。
作为政府官员的穷爸爸,看不上他的富爸爸,因为政府官员的穷爸爸就觉得,那些资本家都是活该,都是一些贪婪的人,就需要多交税。
但是他的富爸爸,也看不上他的穷爸爸,为什么?
富爸爸就告诉作者:“你看我们做公司的,用的成本越少,投资人就越喜欢我们,我们才能够赢得尊重。但是那些政府官员的机构越大,比如我的机构有2000人,你的机构只有200人,那我的权利就比你大,所以他们不会节省预算,这些人就是懒惰的窃贼。”
当罗伯特去学习研究税收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政府对钱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到最后中产阶级要被征税,甚至税收的范围开始向穷人不断扩展。
这时候的富人在干什么?富人不像穷人那么老实,他们有能力,也有财力找到机会少交税,他们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他们会用什么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就是公司。很早的时候,富人就懂得用公司来保护自己的财产。
那时候就是航海出船,很有可能会发生倾覆的风险,有船员就会丧生,投资的人就会赔钱,富人就会成立一个公司,我在这个公司里面注资100万,这个船将来如果出了事之后,我最多承担的责任就这100万,我个人的财产是不用对这个事故再去承担责任。
所以他们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公司,来控制自己承担风险的大小。
公司在很早就开始保护富人的财产,当所得税征收以后,他们就更喜欢用公司来保护个人财产了。
为什么征了所得税以后,公司是可以保护个人财产的?
大家想想,个人的交税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我作为一个个人,这个月挣了5万块钱,我要先交税,交完税之后,这些钱到我的手中,进入我的收入项,然后我再支出,去买一些吃的用的。
它是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是收入,缴税,然后支出。
可是一个拥有公司的富人,他这个缴税过程是怎样的呢?
大家知道公司都是先收入,我们今年干了100万的业绩,然后是支出,他不缴税,先支出。
比如我们公司买了一辆车,买了很多办公用品,我们公司出去吃饭聚餐,这些都是作为支出,可以从收入当中减去,然后才去纳税。
也就是他们的过程是收入、支出、纳税,而个人的过程是收入、纳税、支出。
谁占便宜?公司占便宜,而且公司的所得税在美国比个人所得税还要低,作者还专门强调了这一点。
除了这些之外,富人还有钱,有能力,他就可以雇佣很多这种精明的会计师、律师帮他们,然后找到法律的漏洞去合理避税。
所以到最后,这个税收惩罚了的就是那些当初对它投赞成票的穷人,这些人越努力工作,给政府缴的税就越多,而且他们只能乖乖缴税,只能站在那等着政府来抽他们的血,把他们的钱给拿走。
而建立了自己的小房地产公司的罗伯特,他此时挣到的钱,已经比在销售公司挣的钱还要多,他的公司给他买了第一辆保时捷,证明了他的计划是可行的。
财商的组成
让罗伯特这一切变为可能的东西是什么?他说就是财商,或者叫做财务知识。
这些财务知识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你得懂会计。会计让你拥有了解读数字的能力,会计可以帮助你去评估一项生意它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个部分,你需要知道的就是投资,钱生钱的策略。
第三,你需要了解市场,需要懂供给跟需求的科学,需要懂市场条件。
最后,你一定要去了解法律,在研究法律的过程当中,你可以找到减税的优惠,而且你会懂得怎么样在诉讼当中获得保护。
所以这四个部分,会计、投资、了解市场、法律,是罗伯特认为的,我们需要必备的财务知识。
小结
以上,就是今天作者给我们介绍的两个关于致富的秘诀。
一,就是一定要去关注自己的事业;二,就是要懂得运用公司的力量。
到现在,大家就可以对照一下,我们是先挣钱、再缴税、再支出的人,还是先挣钱、再支出、再缴税的人?
后者就是拥有公司的富人,而前者就是为公司工作的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