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什么才是设计师的职业性?

前几天听吴晓波老师说了一段话,关于工作在职场上“职业性”的一些看法。真是触动心弦了一下。

起因是说起日本作家春上春树在他29岁那年写了他人生中第一本短篇小说《且听风吟》,这本青春畅销书在当年获得了很多文坛奖项。写一本畅销书不难,难是难在那年是1979年,从那年开始,村上春树每年都会写一本书,这是一项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对写作有着长期规划的工作。你得知道今年写什么,明年写什么,后年写什么… …

村上春树对自己的写作规划是非常清晰明确的,他每两到三年会写一篇长篇小说,中间会写一个随笔、短片小说、对话集或是绘本读物等等。这种长短交叉,轻重节奏安排让他在这长达30多年来能够持续不断的写作。

在作家行业里不仅村上春树是这样,三岛由纪夫是这样,川端康成是这样....娱乐圈里的演员和歌手其实也是这样,在他们的创作和演绎巅峰的时候也都会每年出一个(或多个)专辑或影视剧。

作为设计师,我们这个行业里也有这样神一样的存在的大师--三宅一生。

日本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从1970年开始,每年在巴黎要举办一场他的时装展览,直到今天。

他给他这样的做法的解释是:

第一,我要考验我的意志力,我要看我有没有能力每年办一场展览。我不能重复过去的作品,每一个来到三宅一生时装展的人都带着极其挑剔的眼光来的。

第二,我必须要保持对时尚的敏锐性,我要告诉大家对于今年时装的颜色和美学风格我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性吧。即便在不同领域里,职业性也有着相通的特质。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什么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呢?只要看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你有没有拒绝了“戏剧性”。


什么是“戏剧性”?

让我理解的话,戏剧性应该就是企图通过某个偶然、意外或是心血来潮的灵感去做某些事甚至做成了某些事。

如果回归到我们设计行业,一名成熟的、职业的设计师,一定不会寄希望于“戏剧性”来创作和设计伟大的作品。时常想着要寻找捷径的人时间都用在想上面了,学会拒绝这种偶然,逼迫自己在灵感枯竭的时候也要继续的创作和输出,这才是设计师职业性的真谛吧。

对照一下自己,你曾在哪一个细分领域里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有没有哪些时刻冥思苦想也不甘放弃?

最近在美国逼疯NIKE,销售超过阿迪的运动品牌UA投放的一系列广告也让我触动不少: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点击   库里安德玛   观看这个广告的TVC:

三名运动员的节奏逐渐快起来,不断地重复,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样,无数个库里重复地做着同样的拍球动作,无数个乔丹·斯皮思重复地做着同样的挥杆动作,无数个科普兰(美国芭蕾舞剧院第一位黑人领舞)重复地展现着同样的芭蕾舞动作…而当你的迷惑还未消除时,屏幕上打出“You are the sum of all of your training(你是你所有训练的总和)”的标语,最后则以RuleYouself(自律)的广告语结束。

用吴晓波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成功一定不是来自于心血来潮,一定不是来自于某一时刻的灵感迸发,而是持续不断的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好奇心和对自我身体、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管理!

最后分享一句我挺喜欢的话:灵感只是为业余爱好者准备的,而我们只能默默到场,然后努力工作。

【完】


关于大宝(我本人):

互联网领域设计师,跨界于广告、创意、工业设计、用户体验等领域,喜欢潮流,本身却很土,定期写文,欢迎提出你感兴趣的设计、艺术、创意等话题,试着做一个书写设计来影响你的人。

欢迎关注,阅读更多原创设计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村上春树 彼得·德鲁克 职业性 成功是一场长期战争 价值 拒绝戏剧性 持续成长 共计 1517 字 | 建议阅读时...
    周亮旭阅读 435评论 0 0
  • 1,一些事,沉寂了,又烙着心坎一步一步苏醒。看着它伤,由着它痛,任凭它滴血;愿意自己做到不悲不言不动念;如同听一场...
    如如在阅读 315评论 0 0
  • 当我奔跑在路上时,左侧的天空左边落日,右边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下着大雨,激动着太阳慢点走,乌云等会我。我该怎样拍风雨雷...
    棠小昂阅读 236评论 0 0
  • 错过我就像错过风一样简单
    撸腿毛的猫阅读 168评论 0 0
  • 写到今天觉得要写的事情很多,可又写不出来,甚至有时不知道咋写。书最近又没看,今天拖到现在都没写。 ...
    D016pudding阅读 11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