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转眼端午节就要到了,在民间端午节有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佩香囊等习俗。其中,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同时,香囊也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囊,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今年端午来临之际,我校三年级的全体师生就在怡文妈妈的指导下,一起了解端午文化,做香囊,送祝福。
怡文妈妈从端午节的来历开始讲起:吴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等等,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一种种传说,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
过程中,怡文妈妈不忘与小观众们互动,贴心地设计了有奖问答环节:“我们可不可以问候亲人朋友‘端午节快乐’?”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出了讲解环境的一个小高潮。因为这个问题太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了,与他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却从未思考过。于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应势而生。有的学生说“当然可以说快乐啦,因为我们要放假了!”立刻有学生站起来反驳道:“可是屈原牺牲了自己,我们要纪念他才由此节日,所以不能说快乐。”接着又有孩子说:“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的端午节除了有传统的意义,还有现代的意义,现在的端午节可以是一个祝福的节日,所以也可以是快乐的。”孩子们积极参与,举起的小手都放不下来了。没有对错之分,孩子们合理地各抒己见,而最后礼小奖品——五彩绳也十分符合本节课的主题,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文化后,就是孩子们特别期待的动手环节啦!从如何穿针,怎么引线,到怎么做成布袋并装入各种草药,缝制成粽子的形状,再到最后在缝上一根可以挂在身上的漂亮的绳子。怡文妈妈耐心细致地讲解、演示香囊的制作过程,使大部分第一次做针线活的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制作香囊的挑战。
最后,在大家的掌声中,怡文同学给自己的妈妈颁发了荣誉证书,代表全体三年级师生感谢她为我们带来这么有意义又有趣的一堂课!
悠悠端午节,浓浓中华情。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是家校与孩子之间一次有爱的互动与祝福。愿在家校双方的助力下,我们的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文:贾宁
图:周雅梦、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