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见》

《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

人生如梦不是梦,因为太真实;

生活如水不是水,因为有苦涩。

在生命中,许多事情在于自己,

很多感受在于个人,

心大路则宽,心小事则难。


<见自己>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见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自省。

大道至简,最重要的是本心,

认清自己需要安静,需要回归本心。

于是“见自己”

就成了一个人存在的基础。

看不见自己的人,

只能在生活的高山下负重而行。

见自己,就能够接纳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弊病和长处。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禀赋,

发挥出来了,就能“见自己”。

见自己之后,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见天地>

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往上攀登,

是要把自己的小我境界

提到天地的大我境界中去。

见天地之后,知进退。

进退不仅是个人的事,

因为人活在天地之间,

一进一退,必然要看清前路后路,

看清自己的进,

会不会撞到其他人的退;

自己的退,

是不是却踩了其他人的路。

见天地之后,有格局。

把自己看成水,不断让自己上涨,

面对困苦,运用智慧,默默成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水涨到一定程度,

自然就漫过了这份困苦。


<见众生>

如果把生命的过程

当作是一种修行的话,

在见自己和见天地之后,

再去见众生就是一种慈悲的觉悟。

见众生,

就会对世人报之以体谅与悲悯,

对世道人伦多一分看破与接纳。

从见天地到见众生

是一个不断向下走的过程,

也是内敛锋芒的一个阶段。

渐渐地懂得了卑微,

慢慢地将自己的身段降低,

甚至根植到泥土里去。

所谓的见了众生,

便是没有了自我的感觉,学会了放下。

以众人心为我心,以众人见为我见。

两者合二为一。

正如老子曾说过的一句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生命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要我们全然接纳来自我们生命的一切,

不拒绝、不逃避,秉承开放的心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那么我们总是会拥有一颗喜悦祥和的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