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们家乡过大年最为重要的时刻。
老家习俗,除夕下午都要去祖坟地上香、敬供烟酒、叨头、水果,烧纸钱给仙去的老人。燃放鞭炮仪式,向先祖致以除旧迎新之礼,致以恭请过年之意。如果全家都不在老家过年,则会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八专程开车回去举行一系列传承下来的祭祖致礼习俗。
除夕年夜饭是一家人全年最丰盛的一餐,年复一年,味道会有变化,团圆的亲情依然。
01.
从记事时开始,我就深切体会到父母对于除夕年夜饭的重视。哪怕是七八十年代,经济条件依然较贫较弱的时期,除夕年夜饭的准备也是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美食美味大汇。
父亲经常出差,刚入腊月甚至于还只是冬月就开始陆陆续续往家里买回年夜饭及正月吃食和拜年送礼的物品。
最早买回家的是可以久存的海带、北方优质粉丝等日常并不舍得常吃的菜品。小年前后,更是采购回平时基本不买的牛肉、羊肉、带鱼、几只活鸡、活鸭等硬菜主角,量最大的还是猪肉不仅要满足除夕至元宵节期间自用和招待来客,而且要备上六七份礼吊子。此外,还会有做下酒凉菜的猪肝、口条、猪耳等下水杂碎。
素菜材料,除了日常不断的萝卜、白菜、胡萝卜、芹菜等之外,集合有白藕、蒜苗、菠菜、洋葱、山药,及后来逐渐普及的生菜、油麦菜等,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千子豆腐、豆腐皇川等豆制品。
各种时鲜和干鲜配料调味品,芫荽葱姜蒜辣椒味精鸡精酱油醋,“五香大茴八大味”一应俱全。
苹果、香蕉、桔子等水果点缀也是逐年增加花色品类和数量。
02.
除夕早餐之后,立即进入年夜饭的全面精细深加工阶段,柴火锅、煤炉子、液化气灶等全面开工,锅碗瓢铲漏勺蒸笼齐上阵,油炸、面炕、红烧、蒸煮、汆烫、热焯凉拌等十八般厨艺综合运用。厨房雾气腾腾,满院菜香四溢。
下午四五点,丰盛的冷热盘碟汤盆基本齐备。堂屋供桌上摆满叨头、主食米饭和馒头、水果、酒等供品,上香烧纸钱,点燃一挂全年最大(响声分贝高,持续时间长)的鞭炮除去晦气致喜迎新的气氛下,拴上挂着大红灯笼的院落大门,关上正厅屋门,全家人依次围餐桌而坐。
面对十几道热菜七八十来个凉菜几个甜咸各味的汤品,视觉、嗅觉的享受促进着食欲扩张。在父母带头品尝下,我们兄弟姊妹们动筷子开吃。席间,我们轮流向父母敬酒致意,感谢父母的辛勤劳作和养育之恩。
欢声笑语充盈着厅堂。
03.
随着我们几个子女逐渐长大一个个成家,大家庭的过年氛围开始变化,除夕年夜饭,是父母带领几个儿子的小家聚集共享辞旧迎新之乐,共话即将过去的一年收获与新年展望的寄托。
父母的女儿们成家后,在各自婆家过年,尊传统,至正月初二之后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家庭过大年吃年夜饭的人员在变化,但是年夜饭美食美味大汇,家人大团圆的习俗在传承,满足味蕾沁入心扉的知足与幸福感在延续。
年夜饭,是我们家、我们家乡全年最为丰盛的一顿饭,吃年夜饭是我们家、我们家乡辞旧迎新最为隆重的仪式性活动。
04.
听一些同事、朋友还有北方的亲戚讲,他们家的年夜饭吃饺子。我初听不太相信,难道盼望过大年团聚团圆饭就不做一桌菜,不喝几杯酒?
说的人多了,一年又一年都能听到此说,便不得不信了。也是,老家就有俗话讲:“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何况是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
可是,我的传统文化认知里是“送行饺子接风面”,而且我上大学及毕业工作后,每次离开老家时,母亲总是要在凌晨天黑鸡没鸣时就起来给我包新鲜饺子,给我煮成热腾腾的美食美味,让我吃饱饺子喝足饺子汤,母亲说“原汤化原食”。
当然,还有一句由来已久的“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 可见,自古以来,在一定的区域,吃饺子代表的是过年大餐。
真不知道,年夜饭如我家乡丰盛酒席,与北方吃水饺的习俗区域界线在何处。
年夜饭,无论是繁杂的丰盛酒席,还是简约的美味水饺,都是一种辞旧迎新的难忘时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呐!华夏文化丰富多彩由此可见一斑。
05.
自从34年前,黑白电视机尚没有普及城市家庭更勿庸奢谈农家,中央电视台开创新春文娱晚会以来,年夜饭的主角已经由美餐向视听盛宴转移,人们的幸福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洋溢。
除夕年夜饭,永远的里程碑,永远的家庭团圆之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