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而是我对你倾诉衷肠,
你却冷若冰霜。
沟通,是我们在职场之中,在生活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有多重要?古时候打仗,大将们拼命厮杀,不见得能够攻城略地,但那些文臣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合纵连横,占大便宜。三国时期诸葛亮舌战群儒,靠的是什么?就是强大的沟通能力。
什么是沟通呢?
很多人会把说服同事支持自己看作沟通,或者把向领导说明情况,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看作为沟通。说这些事情是沟通,不错,但这只是狭义的沟通。
在其实,所有涉及到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事情,都是沟通。你在家里,和家人就某一件事情议论一下,这是沟通。我通过写文章和你交流,也是一种沟通。
只有从这个广义的角度建立“沟通”意识,才有助于你看清沟通的本质,多练习,然后发展出有效沟通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有效沟通的能力呢?
宁向东老师在谈有效沟通时,将有效沟通中的技术概括为十个字:
倾听、审势、他人、表达、动作
倾听——
很多人,把努力地去听,当成了倾听。实际上,他们所谓的“倾听”,只是摆出了一副认真倾听的架势,或者只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在倾听,顶多是出了两只耳朵。
真正的倾听,不是仅仅使用耳朵,而是要使用头脑,投入身心。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件一定要非常认真才能完成的事情。很多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他们并没有专心去听。
我们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在倾听,而只是根据别人最开始的几句话,来推断别人想表达的意思,然后,一边听着别人说话,一边构思着自己将要表述的话。这就进入了一个沟通误区。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这个沟通误区之中,我们既没有完全听清对方所说的意思,也没有把自己将要表达的东西完全想好。很多沟通就是在这样没有足够交叉的双线思维中进行。效果不够好,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学会有效的倾听,这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审势——
审势的目的,是要控制沟通的过程朝向自己预想的目标前进。
沟通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的事情,所以,要及时把握沟通对象的反应,及时判断沟通的进程和形势,然后及时调整沟通的策略和招法。
在棋类游戏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先手”。什么是“先手”呢?就是我走了一步棋,你不能对这步棋置之不理,你必须得有回应,否则就要吃亏。这就是先手。
围棋里面有一个术语:宁可被对方吃掉一颗子,也绝不能失去先手,就是要掌握事情的主动权。围棋又称“手谈”,其实,就是用棋子进行的一场沟通。所以,围棋里的这些逻辑,对于我们领悟沟通的道理都是有帮助的。
他人——
沟通是一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对话,但是,很多人在沟通进行之前,会进行大致的设计,这时,他是要考虑到他人,考虑到沟通对象的。但是,在沟通开始之后,他往往会过于关注自己的诉求、注重自我表达,而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反应和可接受程度,这就大大降低了沟通效果。
武志红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情绪可以被敏感地觉知、流畅地表达,并能对别人的情绪也能觉知和表达时,这就是高情商。
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表达自我感受和诉求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并能做出相应的反馈,这样才能大大增加沟通的效率。
表达——
关于表达,宁向东老师认为存在两个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很多沟通课都教人先说结论,后说前因后果、逻辑关系、事情背景、方式例证。
很多问题的沟通,不一定非要先讲结论,才能达到明确的效果。有时,先讲结论,甚至可能还会导致沟通的彻底失败。
有很多时候,讲结论是需要铺垫的。比如,当你的沟通对象对未来的行动完全没有概念,没有在知识上有共知、有共识,如果你一下子提出结论,可能会把他完全搞糊涂,甚至被你吓住,这时候就需要你先对他进行背景介绍,先为他建立起认知基础和兴趣,然后再提出结论,效果才会好。
第二个误区,沟通都必须要有结果。
在很多情况下,审时度势的结果,就是在沟通中即时判断出,这一次沟通应该不可能达到预想结果了,在这种情况下,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巧妙地结束这一次沟通,并为下一次沟通留下一个比较有利的情境。所以,有时要学会放弃,要学会顾左右而言他。
动作——
“动作”,就是请你多注意沟通中别人的身体语言,你要学会把别人的身体语言和他们的话结合起来,看他们的沟通内容。
同时,你也要学会使用你的身体语言来帮助你,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研究表明,像微笑、凝视对方的眼睛等面部语言,还有语调,可以在两个人的沟通中达到90%的沟通效果。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是否做到了这十个关键字的要求,用这些要求来不断打磨自己的沟通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再多,也不如去用心去实践一次,让这些道理真正的经过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所以,行动起来才是硬道理,只有在沟通中才能学会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