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讨论读书。
“你以为AI就正确?”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在孔子去世后守孝期间大家回忆,总结孔子思想的一本书。有些总结是在本意中要联想。
一句话,朝和夕对应,所以多声字朝是早晨的意思,早晨太阳升起,万物从沉睡中开始觉醒,生长,象征生命力,是阳,是乾,生生不息,接受大自然所赋予的绽放各自的生命光彩。
闻,就是闭上眼睛你也能听见,那种润物细无声的传达到你的身体。
道,就是规律(孔子具体的指为人处事)。
夕,夕阳,太阳下山,天暗下来,被隐藏,不呈现。
合起来的意思 是:一个人一旦悟“道”(言行走在正道上)了就要去发扬自己的生命光彩,象太阳一样自己发光发热,还照耀万物,广大,容纳万物,生发力量。旧的过去不好的就要灭掉,改正。相当去旧我(执着)迎新生。
这一句是在《里仁篇》里,里仁篇里讲的是人要发自内心真诚的向善而美。所以一个人是要有自己的内驱力,自己修练自己。
“那你解释一下一一一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意思是一个人要有内在的仁德才是美的,如果在做事时你不能选择为仁(即人要有明辨决择为仁的能力),你能增长智慧吗?
另外,有一句,有一次孔子下班回家,马圈烧了,问“伤人乎?”不问马。这一句我的理解是先问伤到人没,后问马,不是不问马。因为后面有一句“君赐生,必畜之”,这里的生通假牲,国君赐给他的牲口,他都要好好圈养。所以在孔子仁民爱物里动物和人都是万物,只是先问人后问马。这样才合符孔子一贯的思想。
嗯,好懂。
日常一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