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基,重在管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骨干队伍,必须将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以严密的“全周期”管理链条确保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与战斗力。
“全方位”管理,须如探照灯般穿透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常掸心灵灰尘,将政治要求贯穿于干部培育选拔全过程,筑牢信仰之基。工作实绩是衡量干部的标尺,需构建科学精准的考核体系,既看显绩更重潜绩,既重一时更看一贯。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对“四风”问题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生活作风亦非小事小节,需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引导干部做到慎独慎微。唯有如此多维度扫描,方能确保干部在阳光之下,在纪律规矩之内健康成长、行稳致远。
“经常性”监督,贵在抓早抓小,于“青萍之末”辨识“风起”迹象。干部管理监督绝非一时之功,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要坚决摒弃“不出问题就是没问题”的消极心态,让提醒、函询、诫勉成为组织关怀的常态表达。善于在干部日常履职、群众口碑、信访反映中精准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修枝剪叶”、防微杜渐。如此方能避免小错酿成大祸,让“红脸出汗”成为保护干部的坚固屏障,将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使监督真正成为干部健康成长最有力的“防护网”。
实现“全方位”与“经常性”的深度融合,关键在制度支撑。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监督问责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使各项制度彼此呼应、紧密咬合。尤其要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同时要激发监督体系的系统合力,推动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协同发力,织就一张疏而不漏的立体监督之网。制度如渠,行为如水——唯有渠正道通,方能使干部行为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奔腾向前。
严管亦是厚爱。全方位管理监督绝非束缚干部手脚的绳索,而是引导干部在正确航道上奋勇前行的灯塔。这既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坚实保障。让我们以“全周期管理”理念为指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构筑起干部管理监督的铜墙铁壁,让每一名干部都能在组织的严管厚爱中迸发最大潜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留下无愧于时代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