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治愈——夕阳下的奥斯维辛

夕阳下的奥斯维辛

来奥斯维辛小城之前,以为奥斯维辛集中营会是这个城市的全部焦点所在。然而在下了火车以后,我发现我是整辆车唯一一个去集中营的人。由于语言不通遇到了很多麻烦,最后在一位会讲英语的波兰大叔指导下,摸索至集中营。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暖阳斜照,集中营的大门在夕阳下显得温和而质朴,大门上“Arbeit Macht Frei(劳动带来自由)”几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只有旁边的铁丝网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是一座人间地狱。参观结束的人们三三两两从这里走出,没有太多欢笑,也没有太多泪水,他们低声交谈着,最后和大门拍一张合影。

很难想象,曾经有几百万人生活在这里,葬生在这里。官方提供的数据是一百一十万,当年奥斯维辛指挥官承认的是三百万人。很奇怪的是,当这个数字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一个人被虐待致死,那么我们会觉得怜惜;如果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一百个人被虐待致死,那么我们会觉得残忍;如果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一百万人被虐待致死,我们除了震惊,很难去有直观的感受。我们就很难去想象,数百万人,这是怎样一种情形。没有任何语言、任何方式,可以来表达出这种情感。

一处纪念馆中,有一本厚达几米的书,上面记录了有记载的死难者的姓名国籍。书的边缘,已经被往来游客抚摸至发黄蜷曲,里面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每一行字,代表一条生命。在很多营房里,走廊墙壁上满满都是当年关押在这里的犹太人的照片,快速走过,一个个面孔在眼前闪现。当你试着去想象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都葬生于此,就会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它们不需要被阅读,它们就是历史,存在在那里。

记得很小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描述过去的奥斯维辛每到冬天,就会被大雪覆盖。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奥斯维辛的雪是黑色的,原因是这里有太多的尸骨被焚烧,化为一缕青烟凝结在云中,最后飘洒至人间。奥斯维辛是沉重的,无疑,数吨的头发见证着背后的生命,头发编织成的毛毯控诉着纳粹的非人暴行,堆积成山的鞋子呼唤着它们的主人。而同时,来奥斯维辛游人的足迹已经将台阶磨成弧形,营房原地改造成了纪念馆,当年血迹斑斑的处决墙,下面也摆满了鲜花和蜡烛。


毒气室外景

今天的奥斯维辛,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这里并不是鲜血沾满土地的屠宰场,这里也不是尸横遍野的墓地。这里只有整齐的营房和随处可见的绿草成茵。但是这里每一步都有记忆,不起眼的小山坡上面有几颗大树,下面就是臭名昭著的毒气室,大片的草坪上游人漫步、休息,草坪下面就是当年填埋数以万计尸体的巨大坟墓。如果说,别的博物馆,是在给你陈列史实,那么走进奥斯维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脚印上,每一次呼吸都是历史的味道。

来这里,感触最深的当属两件事。第一件,是一个说粤语的老先生,站在处决墙前面,看着鲜花,喃喃自语说:“人心真的可以坏成这样”。第二件,是在一个纪念馆里,一位黄衣女子跪坐在长椅上,看着希伯来语解说的纪录片,独自啜泣。

我们需要铭记,我们也需要治愈。


铭记与治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39年欧洲,一个黑色的时代开始被孕育。 1940年它暗无天日的时代便拉开了序幕。 奥斯维辛一号集中营进行了对当...
    艺术家之家阅读 1,192评论 0 1
  • “其实,我们也像流星一样。毫无目标地飞逝而去,也不知在何处燃烧殆尽。不过——”功一顿了顿又说,“我们三人是紧密相联...
    树懒猪妖阅读 963评论 0 2
  • 丰盛日记-18 如果把要到达的终点设为“飞升上神”,那么现在所有的磨砺都仅仅是飞升前的历劫罢了!劫难越多越苦,飞升...
    慧玲学阅读 210评论 0 1
  • 下个星期要零度了,你怕冷我给你买了哆啦A梦的热水袋,最近感觉你可能很忙很忙,也不敢打扰你,我给你发了早点睡,然后想...
    55c96f98e667阅读 223评论 0 1
  • 静静的走到了大学的尽头,时间一刻也没有停;走过的路少之又少,见过的风景也不多,交往的人也不复杂,四年一晃儿,就像盛...
    济颠儿阅读 3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