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可以说是老故事了,老故事讲的真道理还是够我们受用的。
我跟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笨人,读读这个故事,然后你说说他到底笨不笨。”
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开始读故事。读完以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他是傻,不是笨。”
“谁能说说他为什么是傻不是笨?”
施文浩站起来说:“他宝剑掉了还知道捡,说明他不笨,但是跑到江里捡宝剑,万一淹死了怎么办?所以说他傻”
看来这防溺水的宣传效果甚佳,孩子们懂得防水保护自己了。
王家乐说:“他掉宝剑和捞宝剑的地方不一样,他怎么可能捞得到,你说他傻不傻?”
江文超说:“他以为宝剑在江里跟船一起走,真够傻得可爱!”
看来孩子们都很聪明,能够看出他的傻。因为故事没有说完,所以我让孩子们三人合作,自己来演,并且想想船靠了岸后会发生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都在积极准备,第一组上场的是余世极、施文浩、刘俊熙。同学们掌声热烈,余世极的旁白,刘俊熙的捞剑人,施文浩的旁边人,都很精彩,合作默契,特别是两位主角表演生动,动作到位,有表演天赋,最传神的一句——咦,我的剑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组倪名月,刘文帅,彭缘清。他们三位虽然没有多做加工,但是读的很不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组刘宇航、江文超、王家乐,他们三位语言丰富,描绘了捞的场景,捞啊捞,捞了一手泥。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四组是女子队,江子涵、华佳怡、余梦涵。他们三位秉着热心人的身份,重点还是在劝说捞剑人,可以看出在生活中还是应该多听别人劝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节故事课,很短,虽然不能全部上台,但是我相信孩子自己去读了,自己去演了,总是会学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