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后世被神话了,甚至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语。其实当他在世之时,他的学生就极为崇拜他,把他当做完美无瑕的权威来看待。所以当孔子让人引荐“红颜祸水”南子的时候,他的学生看在眼里,想必心里是犯嘀咕的,这时候,只有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的子路敢于挺身而出质问孔子。
相比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勇猛鲁莽的子路想必是孔子眼中绝对的差等生,在《论语》中,孔子对子路的“打击”随处可见。饶是如此,在子路冒昧地问如此敏感的话题时,孔子并没有感觉师道尊严受冒犯,恼羞成怒地对子路训斥,相反,他叫起屈来,就差哭天喊地了,他赌咒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为了自证清白,不惜搬出他心中至高无上的“天”来证明自己问心无愧。
这一段是《论语》中为数不多的有关男女“作风”的论述,有几分野史的味道,读起来格外有趣。想象一下,孔子在自己弟子面前带有几分狼狈,赌咒发誓的样子,真的挺“萌”的,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不是假道学,不装腔作势,这也是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在。试想,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权威被下属或者子女挑战,让我们下不来台时,又有几人能做到像孔子这样坦诚地表白呢?!
春秋战国时期,男女相见是极自然的事,《诗经》里面有大量的记载表明那个时候,男女关系还是比较自由的。史载,孔子人高马大,称得上帅哥一枚,当时已经非常有声望,在作风开放的美女南子眼里,应该很有魅力。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洁身自好,胸怀坦荡不越雷池一步。
一般人可能有个误区,心想古时候没有什么化妆品,也没有什么牙膏,甚至如厕的草纸都没有,那些“美女”能有几分美呢?!其实美是相对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孔夫子面对的美色诱惑,其吸引力和我们是一样一样的。从古到今,男女两性关系是永恒的主题,相对男性,女性既有悦目的外表,又有阴柔之美,严格来说,男女是来自不同世界的生物,据说男女的遗传差异竟然比男人和雄性黑猩猩的差异还要大。所以,孔子陷进这样两性关系的大麻烦中,为了自证清白,也真够难为他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地方,除了他们人品高洁之外,还是有血有肉,否则就是寺庙里泥塑的雕像了。《论语》中有了这段对话,不但丝毫没有损害孔子的伟大,反而让他的形象更亲切,更真实,更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