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9字,建议阅读4分钟。
本科的时候,我经常会与周围的同学探讨一个问题:上了这么这么多的专业课,学习了这么多的定理和公式,但这些知识除了在解题的时候能用到,又有什么其它的实际作用呢?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真的会遇到题目里出现的这些场景吗?
1.知识与场景
从小到大,学习了无数的公式定理,也做了大量的练习题,按理说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这些知识应该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脑海之中,不会轻易忘记。但所有这些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却都遵循一个规律:凡是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无法相连接的知识,考了试之后就都记不住了。
高中物理课上学的所有电磁学公式,大一刚开学我就忘得差不多了;但牛顿的运动定理却一直未曾忘记。这是因为我对于牛顿运动定理所描述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着直观的认知,我每天都能看到车辆在大街上行驶,能看到车辆的加速,减速,行驶距离的长短。自然而然在老师讲到相应的“知识”时,便会将“知识”与我所遇见的“场景”连接在一起,“知识”与“场景”连接了之后,便会形成一个网络,当我遇到“场景”时,便会自动将其所连接的“知识”拿回到脑海中重温一遍,在这种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记忆。而无法与真实“场景”相连接的“知识”则是一座又一座的孤岛,调用“知识”孤岛的唯一方式就是“做题”,因此在一段时间不做题之后,便会与这座孤岛彻底失去联系。
上了研究生之后,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实际的问题。当我怀揣着真实的“实验场景”再翻开曾经的教科书寻求答案时,我便发现对于相同的定理、公式的理解与当初为了考试、做题时的理解完全不同。当我怀揣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的学习知识时,其学习效率与理解深度要比“为了考试”这一目的强了太多。
我之前没事干的时候旁听了很多经管学院的课程,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大部分本科生会觉得没意思,而那些MBA的学生们则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想想这主要的区别在于学生过往的经历是否拥有相应的“场景”。本科生没有过工作经验,无法与老师讲述的知识产生共鸣;而MBA的学生都拥有过至少三年的工作经验,老师讲的每一种案例他们都或多或少遇到过。
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属于被动学习,也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自上而下”的,而我们的学习方式,却是“自下而上的”。
2.知识的形成
“教育”的目的,是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不知道这个知识的人,而“学习”的目的则是去学习未知的知识。因此评判“教育”、“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知识”传递效率的高低。
想要更高效率的传递“知识”,就要看“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要顺着“知识”的产生路径去传递“知识”,而不是逆流而上。
知识的形成,是先实践,之后将实践中的经验提炼出来,总结成一套规律,最终形成知识。知识的形成是“涌现”式的,今天这里冒出来一点新知,明天那里发现了新的定理。我们都是先发现了一个事物最外层的规律,之后像盖金字塔一样不断地向上添砖加瓦,直到找到了顶层塔尖上有关这一事物最核心的逻辑。
也就是说,知识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最核心的知识虽然是矗立在塔尖至高无上的存在,但它恰恰也是最脱离实际的。一个金字塔,要从下向上盖,如果从上向下盖的话,一辈子也盖不成。
现代教育在培养我们能力的时候,常常遵守一种“自上而下”的能力培养方式。自上而下就是首先要学习理论门类里的理论,了解原理,然后再根据原理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你想了解商业,就去读商学院、读MBA,懂了这样一些道理,你就能做生意、能经营企业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以这样一个逻辑在进行教学。但真正管用的教育,却是自下而上的。只有接触了足够多的处于金字塔下层的实际场景之后,再去了解塔尖的原理才能引起最深的共鸣。
举个例子,“一定要懂得战略性撤退”,这句口号你一定听说过。那么你对于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又或者说到了战场上,你打算怎么根据这句口号来制定战略?
如果你没有作战经验,你会发现“一定要懂得战略性撤退”这句话跟没说一样,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但却没办法指导你这个新兵蛋子怎么打仗。而如果你是一位老红军,你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
你没遇到过“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场景,便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一定要懂得战略性撤退”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在“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里,如鱼得水的人即便获得了知识,最多也就能成为一个很有专业性,但关键时候不管用的人。
在过去,美国的学生和今天的中国学生情况差不多,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习比较被动。而哈佛的校长艾略特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便在大学里开展用案例教学的尝试,后来学习的方式就从单纯地上课变成了大量的选修课、讨论班、讲座和实验。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拿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学习知识,从而将知识活学活用。
3.库博学习圈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反复提到要通过实践建立“场景”,带着“场景”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去学习。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基于这个角度,学习的目的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干的,从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省去自己瞎捉摸的时间。
有一些“实战主义者”,只相信自己感悟的东西,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拒绝学习,忽视前人的思考、客观的规律,把知识当技能学,通过四处碰壁,总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经验。这就是“重新发明轮子”。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正所谓“前人的思考,后人的阶梯”,这句话可不仅仅是口号而已。
4.知识总结
- 最高效的学习是“自下而上”的,即带着真实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