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一个方法论,实践出真知,也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一句话。
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该如何,具体结合真实生活来应用呢,这次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生活场景。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吃掉了一小块肉,这时候你会怎么跟孩子说。
合理的做法是,直接跟孩子说:宝宝,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用扫帚,把肉肉扫到簸箕里,再倒进纸篓里,或者拿一张纸包起来扔进纸篓里。
这么做,比起直接提高嗓门喊:脏!不能捡!是不是温和有效的多?
那么,是不是就不讲不卫生这件事了呢,也不是的,只是说的顺序略微不同。
等到孩子完成了上述的一系列“规范动作”之后,你就可以心平气和(有些家长很容易生气,哪怕孩子只是犯了个小错误,要及时修身)地跟孩子这样说:宝宝,你知道刚刚妈妈为什么要你那么做吗(这时候可以把上述“规范动作”再跟他讲一遍)?
宝宝如果反问:为什么?良性互动就进入轨道了。
你可以说:掉在地上的肉肉脏了,(等他再大一点可以换个词,比如不卫生不干净了),马上捡起来吃,肚子会疼的难受,容易生病,生病了就不能吃冰激凌(可以替换成孩子喜欢的食物)了。
你可能要问了,说这么多用意是什么。
不仅仅是磨练自己的耐心(在整个过程中你需要重复地说上很多遍,才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孩子言传身教,无形之中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而帮助减轻自己的教育负担。
如此一来,等到某一天孩子真生病了,他可能就自觉地不吵着要吃冰激凌了,甚至他可能会想,是不是自己吃了什么不干净的食物才生病的,这等于是促进了孩子的独立思考。
你可能要说了,那要是他在学校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把他带偏了咋办。
你可以告诉他,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不是这样做的,你就主动提醒他,但是一天最多只能提醒一次。
这是为了避免小朋友之间产生不必要的不愉快。
其实,很多相似的场景都可以模仿上述过程来操作,更重要的还是家长们要“一以贯之”。
凡事开头难,做成了一次之后,越往后就越能得心应手,无往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