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我的家乡,川西南的边陲小城,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从成都西南方出城,成雅高速接雅西高速,一路南下,西昌,就隐藏在大山之间,大山里的小盆地,安宁河谷平原。省外的人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小城,但是一说卫星发射基地,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西昌。
离开近20年,现在我在这个城市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暂,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向往回归的依然是生命的最初,我依然熟悉和怀念这里的山水、空气、亲人、朋友。
如果说成都的天气是阴冷潮湿,西昌的天气是干燥热烈,在西昌过一个冬天,你就会被这里的天气惊艳,S先生第一次在西昌过冬天,只需穿一件衣服,和北方的天寒地冻比起来,他感叹这里的温暖如春。
泸山和邛海,这个城市的脊梁和心脏,泸山千年如一日的守望,邛海静静的依偎在旁。于我而言,是我整个童年时代的春游记忆,那时候邛海公园还没有拆,泸山好像也没有这么多山猴,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就是爬泸山逛邛海,春游日记除了泸山邛海再无其他,那时的我还未曾见过更大的世界,内心向往着心中的诗与远方。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如今走过许多地方,在泸山上听松涛阵阵,观漫天星海;夜晚邛海边,渔火点点,清风习习,遥望远山上方的月亮,就是我心中的诗与远方。
曾经环湖的渔村如今变成了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每一个主题都是自然和诗意的结合,观鸟岛湿地、梦里水乡、烟雨鹭洲、西波鹤影、梦寻花海、梦回田园~ 夕阳西下,沿着木栈道漫步芦苇丛间,看着白鹭飞舞嬉戏,落日余晖与湖面相呼辉映,真的呼应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通门古老的城墙依旧在那里静默,两棵树从城墙的缝隙中长出,沿着墙面向天空探出茂密的树冠,城墙往北是老城区,上了年纪的房屋和青石板铺成的道路组成了属于这座古城的回忆,连空气都充满了岁月沧桑,沿街叫卖的商贩和菜农、提着鸟笼遛弯的老人,我在某个午后温暖的阳光中漫步街头,感觉回到那个车马慢的从前。
回去还是喜欢吃清真园的牛羊杂米粉,龙凤砂锅,米凉粉,炸土豆、卷粉、冰粉、烧烤.....味蕾里全是家乡的味道。也很想知道长安后山的燕子崖还在不在,长安街上租书的那家书店还开不开,农专的杨哥小吃店好像没有了,太和小镇上的市场一点没变,儿时玩伴和同学有的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在本地厮守,山高水远,曾经的谈天说地、高谈阔论,再相见时亦只能说一声好久不见。一直亲近的还是那些人,烧烤一条街,海河天街的酒吧是据点,或者约在家里烧烤,摆上烧烤桌,一盆肉,各种蔬菜,几件啤酒,拉拉家常,聊聊近况,平平常常却浓郁热烈,就算知道再相会也许遥遥无期,还是感恩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坐在一起。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已走出这座小城,但是我的年少时光,我的血缘亲族,都在这座城市安静地淌过时光,故乡是扯不断的根,此时,耳边萦绕的是赵雷的《少年锦时》,西昌,也是我的少年锦时啊。爱你们,爱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