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我的诗乐园

走出去,寻找乐园

                  我的诗乐园


  我这里讲的“诗乐园”不是弥尔顿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的《失乐园》,更不是渡边淳一讲述情爱故事的《失乐园》此“诗”乃“诗歌”之“诗”。我把我的大学看作是我寄存诗心、孕育诗意的美好乐园。因此称母校为“我的诗乐园”。

  首先,这个演讲话题要从我自己讲起。我本是一个内向的不善言辞的人,以前是,现在也是。以前的我很简单,简单到笨拙的地步。我一度还很怀旧,总觉得时光稍纵即逝,我走在路上,只要看到好的景色,就会下意识地从裤兜里摸出手机记录下来。还有我身边的那些朋友,总觉得是一转眼就会奔向不同的方向。我的记性可能是被时间打磨得没了棱角,那些人和事总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模糊了印象。当后来想起那些人那些事的时候,当我翻看到那时相片写下一段段文字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西山余晖的颜色填满那些日子的底色。

  舞勺之年,正当青春期最懵懂的阶段。我无意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本诗集《顾城的诗》。在那之前我对诗是什么,毫无概念。当我读完整本诗集,全然被顾城诗中所描绘的童话似的世界所吸引,这样的世界一尘不染,每一个生命都是发着光的,极其简单和纯粹的。从那时候,我就认定自己的性格真的像极了顾城,像孩子一样简单,纯粹而又真挚。

  从那时起,我开始写诗了。

  那时候,眼里所看到的一切都被我写进了诗中:晴空下的云,夜幕下的月,顶着苍穹的大树,还有雨过天晴后南边秦岭峰顶的雪……

  我生长在渭河河畔的一个村庄,十几载春秋冬夏,曾向着南方的山岭眺望过无数次,却一直未曾想象过山的那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也许是缘分吧,冥冥中早已注定,我终究是要跨过这座南山去到那边看看了。

  迎着九月的雨季,我来到的这里,有了一场邂逅,与她——我的陕理工。

  陕理工从我到来的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新的精神乐园,在这里,我曾经寄托于我的理想,也把自己的诗心像一颗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深埋,充满期待,充满渴望,希望有一天这颗种子可以开出花来,捧起粒粒果实。

  正是因为这样的期许,我的生活很简单,简单并且充满诗意。这正是我向往的生活。我渐渐地适应了这里,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情,走遍校园的每一条小道,看遍每一幢斑驳而充满历史感的房子。绕着足球场一圈圈的慢慢的走着,可眼睛总是向着北边的那座山,任由思绪自由的回旋,萦绕在心间。这里我所走过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属于这个精神乐园的财富。可惜我的言辞太过匮乏而又苍白,好多值得记录的事不能绘声绘色的讲述给身边的朋友去听,恰恰相反,我很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虽然常常寡言,但领会在心。我很庆幸,每当我拿起笔的那一刻,总是信心满满,脑海里天马行空,许许多多的声音在回绕:亲人的嘱托,舍友之间交心的夜谈,同我一样在异乡求学的老同学发来的问候……于是,在这片土地上,我将所有的感念写进了我的诗里,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我的热情,我的渴望,还有我一直期待的那颗诗心,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开出花来,结出硕果。

  然而,生活本苦,五味杂陈,现实锋利的棱角会轻易地刺破玻璃似的童话世界。若非仙境,人总归是活在俗世烟火下的,永久的保持一颗纯粹的心不被熏染是很那很难的。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总说生活的节奏太快,就连平时走路都急匆匆的,总是和时间在赛跑。争分夺秒对于奋斗阶段的人来讲是应该要做的。不但要做,还要更加珍惜时间去作好这个年纪应该作好的事,切莫荒废。有人觉得努力拼搏的路上,不应该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神经,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偶尔驻足,好好体味一下身边被你忽略的事物,切莫因为只记着赶路而与美擦肩而过,莫要等到你垂垂老矣再回首时觉有遗憾。

  但是啊,最后,我想说前行的脚步是要快一些,好赶得上时间去做事。偶尔驻足停顿是必要的,可千万啊千万,不要停顿的太久而沉浸一时,不要因为歇脚而忘记要一直赶路的初衷。“诗乐园”对现在的我来讲,已是过去语境下的一种美好的预设罢了。诗意也应随着人的成长而渐入佳境,生活本就平淡,岁月又总是那么漫长,只有历经食尽世间烟火,历经种种困难的打磨,经过世间风风雨雨的吹打,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于你才会苦尽甘来,结出硕果。这是一种成熟的果子,是真正有韵味的诗意。且行且珍惜,勿忘初心。莫让“诗乐园”失去了真正的“诗意”。

【话外音】
(这份稿子演讲了我,而我果然没有担得起这1700多字厚重的力量……)


                                    2018.10.24

                        作于陕理工图书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