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除了老婆,我更要对女儿说一句:小南瓜,520!
南瓜在520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比赛中,作为小荧星戏曲团的推荐曲目,以京剧《挡马》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个人与集体混合评分),而且可能有机会备战全国小梅花荟萃。
而在5月18号,小南瓜刚刚受到邀请,作为6岁半的最小昆曲演员,在昆曲艺术家张军老师的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水磨新调万人昆曲演唱会上表演了昆曲杜丽娘选段,演出很成功,在微博上有很多观看演出的观众说被最萌小杜丽娘圈粉,张军艺术中心和梅奔文化中心的官方微博也转发了演出的完整视频。
其实南瓜学昆曲也就一年多,进入小荧星戏曲团一年不到,作为业余选手,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呢?
自己喜欢
这个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做擅长且喜欢的事,可能不用坚持。李笑来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南瓜爱表演,在2016年12月的Little miss china 20强决赛时,南瓜在舞台上回答主持人说:我喜欢舞台;南瓜爱美,在接受荧星梦工厂的采访时说:我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扮相)是非常完美的;南瓜喜欢戏曲,会拿着我的手机听张军老师的昆曲专辑停不下来。
我们也让南瓜尝试过不少兴趣,很多兴趣到了后期都放弃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钢琴,南瓜其实练习得挺努力,也挺辛苦的,但我觉得她练琴真是受罪,现在钢琴基本停了。
一方面喜欢,另一方面南瓜也是比赛型选手,在比赛或表演时不紧张,能正常发挥,这可能是她的一点天赋。她还有个特点,就是韧带非常松,别的小朋友拉韧带疼得痛哭,南瓜却不太费力,这也是她的一个优势。
喜欢或不喜欢,也是分层次的,常见的情况是,喜欢某件事的一部份,同时抗拒其另外一部分,反之亦然。例如戏曲,可能会喜欢优美的古典音乐、精致的扮相、戏剧的表现形式等,但是基本功的练习又是艰苦甚至极为痛苦的。没有完美,所以还是可以综合考虑,比如多尝试在其中享受乐趣更多的事情,又或者深挖内在动力,找到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而这,很可能是南瓜接下来要面对的功课和挑战。
吃的苦我就不多说了,南瓜妈妈说泪水与汗水交织,我是不忍多看背后的过程的。
团队专业
南瓜是在17年3月去秦汉胡同学习昆曲的,运气比较好,拜在了入围科隆电影节的昆五代传人吴燕妮老师门下。这一年当中,南瓜在燕妮老师的悉心教授下,能独立表演昆曲《牡丹亭游园》、《长生殿·小宴》等曲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可能正是因为燕妮老师的专业教导,才让南瓜在进入小荧星戏曲团后获得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关注。小荧星背靠SMG,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小荧星期间,南瓜学会了京剧《卖水》、《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曲目,还参加了国旗下成长中共一大会址纪念演出,雪佛兰天地音乐节,12届香港青少年艺术节获金奖,作为戏曲团代表在市长夫人慈善晚会演出等,这些演出都为南瓜积累了宝贵的演出经验。(延伸:所谓京昆不分家,这个观点好像还有争议,我粗略地知道,有些戏曲演员昆曲、京剧都会。)
这次的京剧《挡马》,小荧星各级领导、戏曲分团的团长和老师们都特别重视,特别邀请了上海京剧院二级演员、白玉兰戏剧女主角获奖者杨亚男老师全程教授,还找来戏剧大哥哥专业级配戏,指导老师、服装道具、训练时间、场地等各种资源一路开绿灯,都是专业级的配置,连这次比赛的摄影都是请拍摄过Discovery和春晚的摄影老师来帮忙。《挡马》这出戏难度很大,严格的角度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打磨,南瓜从学习到比赛只有一个月时间,而且毕竟才学了一年戏,基本功虽有基础,但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这次完全是在小荧星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因为团队的专业和投入才取得了成绩。
妈妈上心
回家的路上,我和南瓜说,这次的成绩是南瓜的成绩,更是老师的成绩,南瓜表示同意。我又说,其实,这也是妈妈的成绩,南瓜不理解了,妈妈又不会演戏,又没参与排练,怎么成了妈妈的成绩?我说,其实妈妈才是南瓜的总导演,你以后慢慢就懂了。
南瓜妈妈,您辛苦了!
家中的两位美女,520:)
(汪小峰,2018/5/20,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