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不仅仅喜欢它生动有趣的语言,更喜欢文中所讲述的那些童年趣事。有人说,一首歌可以忆起一个人。我想说,读一篇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初读此文还是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临时更换的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心底所有的美好期望都降到了最低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厚厚的眼镜,严肃的表情……天,这哪里是想象中语文老师文雅倜傥的样子,简直像极了呆板无趣的古时私塾先生!
没错,而他为我们讲述的第一课正是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隐约记得他姓田,自我介绍也是不苟言笑,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可说来也怪,田老师讲起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是神采飞扬,直到唾沫星子乱飞,讲到精彩处居然无所顾忌地咧嘴笑了起来,于是银色的假牙和着无邪的笑容在那张刻满风霜的脸上荡漾开来……
最头疼的莫过于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来造句了,想了一节课我都没想出一个好句子。田老师从积累讲到语境,侃侃而谈,尽管依旧唾沫星子乱飞,可我和同桌相视一笑,用课本遮住半张脸来躲避此“劫”。
当讲到三味书屋,老师的情绪和先前似乎又不同了。虽然蹩脚的普通话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可一看到老头儿那有模有样认真朗读的样子,又禁不住被深深“吸引”了。“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些句子长且艰涩难懂,当时我常想鲁迅先生这都读的什么书啊,简直太折磨人了,幸亏我没生活在那个年代,否则早就痛苦而死了!而反观田老师读到此段却是极其“享受”的,尤其那句“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一,千杯未醉嗬~~~……”简直绝了!故意拉长的语调配上摇头晃脑的动作,俨然就是文中的先生呢!
文中所讲述的百草园非常令人神往,尤其是美女蛇和捕鸟的故事更是趣味横生。那时的校园里没有百草园,但是犹记得职工家属院的围墙外有一种叫做“木耳菜”的植物生长的郁郁葱葱,夏季体育课上,我总喜欢约上好友采集肥厚的叶子及黑紫色的果实,一边把玩,一边想象着课文中百草园里各种各样的植物。正午的阳光穿过叶子缝隙洒在地上,望着那些斑斑驳驳的树影,我会在想:“如果将来长大真有幸能够去一次百草园,那该有多好!唉!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路又将会何去何从……”虽然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可那种懵懵懂懂的感觉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无法忘却。
多年后再读此文,忽然明白了田老师当初忘我的倾情投入,只可惜我因父亲工作调动而早早转学,自此,再没见过他。只是他讲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情形会偶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