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考场之前都好好的,一进考场就发烧,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一下吗?
就比如说吃点药啊,挂瓶水什么的。
这是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带子悠看医生时的场景,为了一场考试,她非要医生给没有发烧的儿子开点药。
最后医生无奈的说:如果每一次考试都发烧,应该考虑到,是不是心理因素了,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啊……
这是电视剧,但这也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的确,太多的家长为孩子的考试成绩焦虑,太多的孩子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今天分享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考试脑科学》,作者是日本的脑科学博士池谷裕二,他在书中讲解了大脑的结构及使用规律,总结出3个增强记忆力的关键:复习、调动好奇心、合理睡眠,这样高效记忆所学内容,考试自然可以轻松拿下。
01复习,用重复欺骗大脑
哪些信息需要被记住?
大脑中负责这项功能的组织,叫做海马体,因其结构形状和海马相似而得名。
对海马体而言,信息被记住的原则,只有一个:这个信息,是否对生存至关重要。
也正得益于这个原则,人类才能够更好地生活下去。
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摸到了碎玻璃,手被割破了,不仅很疼,而且流了很多血,这件事不用大人教育,他下次就不会再摸了。
而我们学习的知识呢?很多都是理论性的、跟现实关联性弱的、甚至是无趣的,这样的信息,海马体当然不想记忆。
那该怎么办呢?
《考试脑科学》的作者在书中提到:“欺骗”海马体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次一次地重复。
通过一次次的重复,让海马体觉得,这个信息或许很重要,不然干嘛一次次重复呢,那就记住它吧。
这一次次重复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复习有多重要呢?
在学校老师组织的一次分享会上,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妈妈曾经分享过自己给孩子设计的学习方案,就是利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帮助孩子把握复习节奏,提升记忆效果的。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而一般来说,知识点学过之后,在10分钟后,1天后,1周后,2周后,一个月后重复记忆,就会记得很牢。
所以,想要让孩子牢牢掌握知识点,正确的复习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02好奇心,让记忆效率提升10倍
除了“欺骗”海马体,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知识点吗?
《考试脑科学》中提到:当好奇心出现的时候,即使刺激海马体的次数很少,记忆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达·芬奇的一生,就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证明。
他在临死前的一个礼拜,还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明天,我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个伟大的画家,《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都是他留给世界的艺术瑰宝。很多人肯定都疑惑,他怎么还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呢?
这种探索,纯粹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好奇,出于求知的乐趣。
也正是好奇心的驱使下,达·芬奇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他不仅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而且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多领域的博学家。
而我们的孩子们呢?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来气,对学习这件事更多的感受是痛苦、抵触,对探索知识仍充满好奇心的,恐怕已经不多了吧。
达·芬奇曾说: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
现在流行“鸡娃”,而被鸡的娃儿,学习的东西,很多都是非自愿。这种学习,谈不上有好奇心,更别指望孩子有内驱力,又怎么能有效记忆,高效学习呢?
所以,很多家长,“鸡娃”鸡到最后,孩子依然难逃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命运。
要想提高“鸡娃”成功率,不妨想一想如何保护并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相信成绩也不会太差。
比如,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多问一个为什么;别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用更新奇好玩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那些无趣的学科知识,等等。
请时刻谨记,教育孩子,家长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激发和唤醒孩子的求知欲。
03睡觉,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这事儿不可取,是我高考那年领悟到的道理。
当时同寝室的一个女孩,学习成绩是比我好的,而且每天晚上熄灯后,都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
偶尔露出丝丝光亮,我都不禁感慨,别人的学习劲头怎么这么高,而我一到晚上就困得不行。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大概就是这种状态了吧。
我很羡慕,甚至有点羞愧,感觉在别人努力的时候,自己选择了睡觉,有点像是逃兵。
但是后来高考成绩出来,那个女孩的成绩只够大专分数线,而我虽然也不高,但也如愿上了二本线。
当时只是觉得,学习还是得劳逸结合,不能牺牲睡眠时间。
直到读到《考试脑科学》这本书关于睡眠的部分,我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提到:在你好好睡觉的时候,期待你的海马体大显身手,这个过程叫做记忆恢复。
什么意思呢?即人在睡着的时候,海马体是工作的,它会整理一天所学;如果不睡觉,海马体来不及整理,白天获取的知识就会被判定为不重要的信息,不进行记忆。
所以说,睡觉,也是一种学习。
还记得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对儿子说的话吗?
“妈妈对你的要求也不会太高,以后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一天多加两套卷子就行。”
这样榨取孩子的睡眠时间,给子悠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考场上,子悠精神错乱,他趁老师不备撕掉考卷,掀翻桌子,笑着冲出了考场,真的“疯”了……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孩子写作业写到凌晨,睡眠时间大大缩短。
而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的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的睡觉时间,他们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好好睡觉。
所以,想要让孩子的成绩好,就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吧。
以上,是我阅读完《考试脑科学》这本书,觉得对于提升成绩最重要的三点。
04写在最后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了提升记忆效果的其它观点,比如,在快乐的时候记忆力更好,饥饿状态比吃饱状态记忆力要好,走动的时候比静止不动的时候记忆力要好,等等。
家长如果看过这本书,可以讲给孩子听,也可以据此更好地帮助孩子安排学习和作息计划,相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脑科学》的作者池谷裕二在书中说:我很喜欢考试,因为它可以清楚地证明我曾经努力过。
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成为喜欢考试的人,不是因为分数,只是因为,考试是检验所学的良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