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道路上,离不开与妈妈的“对骂”日常

“常小团,我嫌弃你!”“你什么时候没嫌弃过我?”

“小妖怪!”“老妖婆!”

“我恨你!”“不需要你爱,反正我是充话费送的。”

“给吾密(give me)滚(gong拱)!”“就不滚(gong拱),我舅不拱,我爷不拱,我不拱!”……

对骂,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日常,40岁的我与11岁的团子,怒目而视,恶言相向。

“目空一切气凌人,傲世轻物气高扬。”总结经验,对骂最重要的是要有气场,正所谓输人不输阵。多年来,团子骂功日渐成熟,“稳、准、狠”成为了优势。他总能,扎透我的表皮,把“老、笨、弱”表达得一针见血。彼时,我总会心潮翻涌、牙根痒痒,与这个壮壮的小牛犊撕打在一起,可却总在体力上落了下风。

于是便“呜呜-嘤嘤”地哭嚷道:“你欺负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我要告诉爸爸,让他回来收拾你。这个家里,只有他最爱我……”每每此时,团子总会小白眼一翻,毒舌道“怯!你看你都这么老了还撒娇,还要不要face?回头让我爸休了你这个又老又丑的老妖婆,再从超市买一打善良、温柔、年轻貌美的新妈。”“啊!”我中刀而“亡”。

虽然团子以毒舌补刀见长,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我手插腰、脚站稳,一指点着他的脑门,冲口而出:“臭团子、坏团子、胖团子、肉团子、死(shi)团子……捡来的团子,没人要的团子,我恨你!”大喊而出,一气呵成,真是痛快!“骂人一点新意都没有,对于你的智商,真是让人堪忧啊!”团子一边说着,一边把我的拇指禅生生掰弯做出一个“请”的姿式,并纠正道:“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用一根手指指人,这是最最不礼貌的,要五指并拢,然后伸向远方,对就这样,还要面带微笑,来笑一个!”说是迟那是快,我聚拢的五指转瞬化为充满戾气的大巴掌,上下翻飞向着他的胖脸脸和肥屁屁而去。“君子动口不动手,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这个小人……”“哈哈”总算找回一局,看来还是“武力底下出孝子啊!”我心大快。

不知从何时起,原本腻歪歪的一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意见不一时,彼此看着不顺眼时,总会把难听的言语换成另一个发音对骂出来,即解气又守住了底线,这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或者,我们都需要一个出口,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满时、不快时、冲突时,用一种无伤大雅的方式发泄出来,远比憋出内伤假装母慈子孝好得多。在家里,对骂让大家平等对待,没有居高临下,亦没有高山仰止。又或者说,对骂成了一种游戏,一种爱的另类表达。

虽然与小团每每“恶言”相向,但母子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好。我腰受伤时,11岁的小团天天扶着起不了床的我慢慢溜达,甚至还主动承担起了部分家务。当他创作了新的游戏画作时,也总是屁巅巅地跑来与我分享,用他的话说,我是他的“老同学”“老朋友”,每每我大声抗议:“同学就同学、朋友就朋友,干嘛非得加个“老”字,不戳我心窝,你心里不痛快啊?”这时,小团同学总会装作一脸无辜地说道:“你本来就很老啊!”好吧,面对事实,我又败下阵来,“敌我交锋总会有失利的时候,且看我下回再战。”我不甘心地腹诽着,还不忘用卫生球眼死死瞪着他。

          而作为家里的权威者孩子爸爸总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并不时地嘀咕着:“你们俩能不能每天别这么闹腾?真受不了,还有团子不许欺侮妈妈,她可是家中唯一的女生。咱们男人得让着点她。”听及此,我心总算平静了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