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骤冷,懒癌病犯,无心向学。百无聊赖之余,观毕法国电影“L'AVENIR”,甫一冲动,著下此篇影评。
电影的主创和故事简介。
片名:将来的事 L'avenir
又名: 爱情未来(台) / 将来 / Things to Come
导演: 米娅·汉森-洛夫
编剧: 米娅·汉森-洛夫
主演: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安德烈·马尔孔 / 罗曼·科兰卡 / 爱迪丝·斯考博 / 伊莉斯·洛蒙
**将来的事的剧情简介 **
Nathalie Chazeaux(Isabelle Huppert饰)是巴黎一所中学的哲学课老师,她对工作充满热情,享受在生活中思考的乐趣;她丈夫Heinz(André Marcon饰)也是一位教师,她还有一双儿女Chloé(Sarah Le Picard饰)和 Johann(Solal Forte饰)。一直以来,Nathalie的生活都围着这一家四口、她占有欲极强的母亲Yvette(Edith Scob饰)和自己的得意门生Fabien(Roman Kolinka饰)展开。
然而有一天,丈夫告诉Nathalie他要为另一个女人与她分居,一贯任性胡来的母亲在养老院里遽然去世,自己编写的教材也被出版社告知将停止再版……前所未有的巨大自由突然降临在Nathalie面前,她必须重塑自己的生活。
以上资料复制于豆瓣。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爱好者,这里面的名字我其实一个都不认得,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好。不得不说,法国电影确实不同于好莱坞的快餐电影,它总是有一些东西蕴藏在剧情表面,需要观众细细琢磨才能体会得到。它不会告诉你某个大道理,或者宣传某种英雄注意,亦或者给你灌鸡汤。但是总有一种更有力量,更接近生活哲理的东西,贯穿整部电影,使得观众需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抓住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名非常业余的观众,我觉得我水平实在太有限了,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更何况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其他人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好的电影,应该总是能带给观众惊喜,甚至引发观众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那种一味地迎合观众、投其所好的电影,除了给观众下一剂猛药,让他们哈哈大笑或者是嚎啕痛哭一场,发出“看,那就是我们的青春/人生啊~~”的感慨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难道你的内心就会因此而充实吗?诚然这个市场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是快餐固然能够吃饱,然而营养毕竟不够丰富。
回到这部电影本身。
这部电影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女主角Nathalie本身是个高中哲学教师,而整个电影通过一系列的人物之间的对白,一连串长镜头的运用,场景的变化和人物特写,似乎总是暗含着一些哲学的隐喻,透漏着想要与观众探讨一番的意图。
女主角的气质非常符合人物设定,她已经过了青春靓丽的年华,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她仍然好看。不是肤白貌美、凹凸有致的好看,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优雅和从容。这种感觉,大概一方面是因为女主角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另一方面着装得体,与当时场景和心境匹配,另外就是永远都保持笔直挺拔的身段。这是否就是电影想要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类的思想,而刻意安排的呢?
我的哲学素养实在不高,无法看出电影真实想要表达了哪种隐喻。不过有几处情节,还是可以看出是有意为之,隐约地想要表达些什么。
首先是影片开头就特别有意思。
一家四口来到海边的一位伟大的法国作家长眠之处游玩,女主角和丈夫站在墓碑前面缅怀他,两个小孩心不在焉地在旁边等待。这时候姐姐终于耐心到了极限说:“我们可以走了吗?我不想催你们,但是海水涨潮了。”然后直接无视父母就走了,走的时候还嘀咕着:“我可不想和夏多布里昂过夜。”弟弟看了看父母,有看了看姐姐,犹豫了一秒钟,然后就屁颠屁颠跟上去了。女主角身为母亲,想必是有点担心,见故也马上跟上前去。而父亲,则回应说要再待一会。十几秒之后,终于也掉头去寻家人。然后片名出现,镜头一转到数年后。
4个角色的不同演绎,应该不单单只是为了表现女儿的叛逆和两代人之间的小矛盾吧。是不是暗示着人到了某个阶段(姐姐)会有自主独立的诉求,而孩童时期(弟弟)的我们则是懵懂无知的,强大的个体(父亲)是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的。而姐姐提醒海水要涨潮,是不是有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味。
而“我可不想和夏多布里昂过夜”这一句,不露痕迹地告诉观众这位作家的身份。这个比念一大段作家生平简介,再装模做样讨论几分钟他的作品好太多了。巧妙地一笔带过,使得台词没有废话,情节也紧凑、顺畅。
再比如女主角在海边小屋给母亲打电话没有信号那一段。影片似乎有些毫无道理地展示了女主角从海滩上的礁石一路走到淤泥,走到海水边缘,从石阶返回的一系列场景。恐怕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海岸线的风景很美吧。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女主角在农场修养期间。有一个场景是她独自一人,携带着书本,穿过一片小树林。站在远处看这片树林,深处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底,但是穿行的时候,会发现美在其中,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斓的光斑,林子里是敞亮的。最终她终于穿过了树林,豁然开朗,一片绿葱葱的草地出现在眼前,阳光洒落其上,远处群山峻岭,烟雾缭绕,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不是又暗示了:追求真理,往往是道阻且长,前路不明,但是如果勇敢地去探索,拨开迷雾,总是能找到前进的方向的。最终我们总能走出困境,抵达揭示真理的彼岸。
诸如此类的设计电影中俯拾即是,一边观影一边细细琢磨,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电影的摄影部分。
因为不是专业从影人士,甚至不懂摄影,只是觉得处理合理、不显得突兀。电影画面整体的色调偏暗,符合主角有些压抑的情感。对于一个未出门旅游过的人来说,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异国风情。比如双层巴士,学校空旷的一楼的前厅,石板路,海边远处的不知道是什么风格的建筑物。它们肯定都有一个特定的风格和名称,虽然眼界短浅不认识,但是感觉就是对了。
电影的台词设计。
电影有多处地方,特意借演员的口,做哲学问题的探讨。
比如,课堂上女主角让学生思考卢梭的话:”假如有上帝的子民,他们以民主的方式执政。一个极度完美的政府,却无法符合人民的需求。“
再比如,女主角和他的得意门生的探讨那一段,学生质疑老师追求的生活与思想统一只停留在内心层面,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谈举止不会损害自己的价值观,但无法接受思想失控而导致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老师反驳他说自己只想教会学生思考,并且她的理念是虽然不同意别人,但尊重其他人的想法。我的理解是,学生以为人要知行合一,为了真理敢于牺牲一切,包括自己。老师则认为真理并不是绝对的,你所认为的真理到了某个阶段可能会变成错的,所以要允许他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就是所谓真理的局限性吧。
最后再来看一个片段好了。
公交车上,伴着语音未落的那段葬礼上的悼词,镜头代表着女主角的视角投向车窗外,街景、行人接连掠过,女主角悲从心来,再也按捺不住丧母之痛和被出轨的双重打击,旁若无人地失声痛苦。这时镜头间或转向公交车上另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眼镜挂在衬衫中间,暗示有个性),她似乎面无表情地看着女主角的行为。
这一段将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联系起来,暗示别人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人会生老病死,没有人能战胜自然规律。
忽然女主角瞥见前夫和情人在一起,随着公车的向前行走,转头确认了一眼,居然破涕为笑……
大概也是因为,已成既定事实的东西,再怎么伤心难过,它都不会因你而改变,何必庸人自扰之。只有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吧。
(自娱自乐,权当练习如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