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以「遗忘曲线」来表示大脑记忆与遗忘的时间关系曲线图。
根据实验结果,如果我们仅只是记忆而不进行「反复作业」,那么:
二十分钟后就会遗忘达四二%以上;
一小时后就会遗忘约五六%;
再过一周,则遗忘达到七〇%以上。
因此,看的书、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记录下来,很快地,就会消失在记忆的彼端。
当我们了解了「遗忘曲线」的运作原理之后,在以下几个场合或时机,可以有效的加以运用,以减少遗忘的机会,增加记住的比例。
一、上课应用
「20分钟之后,会遗忘42%」,所以每隔20分钟,也就是在上新的段落之前,要将旧的段落再复习一遍。
「一个小时之后,会遗忘56%」,所以应该在上新的一堂课之前,要把上一堂课的重点再复习一遍。
「一天之后,会遗忘74%」,所以如果是两天以上等课程,老师要在第二天早上上课之前,将昨天的课程重点的复习一遍。同时,不管是几天的课程,在课程结束的第二天,主管要带领着部属,把课程当中所学习到的,作重点的复习,避免忘记。而这样的动作,如果能够持续一周以上,那么课程内容被记住的比例将会是非常的高。
「一周之后,会遗忘77%」,上完课之后的第二周以后,只要每周重点复习一次,那么基本上就不太容易忘记了。
二、读书应用
对于读书内容重要的部分,为了减少遗忘的机会,可以写成书摘或整理成文章,在整理过程中就会增加记忆的比例。同时如果趁着尚未遗忘之际,先整理思考且妥善汇整成逻辑严谨的文章,在网络上发表,培养「分享」的好习惯,那么,透过看书取得的知识或信息,就可以成为「自己的想法」,进而活用它。如果有网友感兴趣,并引起讨论,那么将更容易加深记忆,可真是所谓的「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三、交办事项应用
既然人们对事情的遗忘是这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必须尽到善加提醒的功能。对于交办的事项、要求改善的事情,要尽可能的「重复重复再重不复,重复到根深蒂固。」不要想说我讲过了,他就一定会记住。
最近对于日常工作的检查,就是运用这个原则。每个月开完会、辅导完标准化之后,都要抽出半天的时间,最少检查两三人。将出现问题的地方,拍照要求改善,并且以前检查过的店,随时都可能会回头重新检查。如此不厌其烦的检查,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四、结论
要克服「遗忘曲线」,有两个方法。
第一是重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方法。
第二就是利用多重管道的输入方法。
比如说,课程重点用影片复习、用信息提醒、用电子邮件加深记忆等等。借由多重感官的输入,学生或部属会不断地被重复、被刺激,但是又不会很烦,不会起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