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吃香喝辣的四川人,自从一年前迁居清淡的厦门后,口腹之欲每每不得满足,因此对饮食一道便颇为执念。即使是常常自己操刀复刻家乡美食,也多有不得其神的遗憾。大概是地域不同,所产的食材也不尽相似,因此哪怕用了相同的手段去烹煮,味道也终究是有所差异。
我曾在北京待过整整四年,自认其为第二故乡,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那里的饮食虽与川味不同,却奇异地颇合我口味。最近买来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读完觉得真是自虐。他是北平人,书中满篇是传统的北平饮食,从大馅儿的饺子谈到细腻的豌豆黄,从炸酱面的四色面码一样不能少一路说到剥皮取枣泥做糕时必须用小刀刮,再到如何给鸭子填食使其增肥方能得到正宗的有皮,有肉,并且有油的北京烤鸭……睡前翻看几篇,搞得自己口水连连。
冰心曾赞梁实秋像一朵花,因花有色香味,人亦应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我一向并不喜欢冰心,却觉得这个点评很是精到。人应当活得有趣味,不管有没有闲情。而吃之一道,必定是生活的趣味里极重要的一项。
从小学到大学,不管学业如何紧张,我跟朋友们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定是吃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身边的人一波一波的换,吃什么却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小学的时候午饭晚饭都由父母打理,不劳费心,而我们也竟然可以天天思考早饭是吃包子还是豆浆油条,以及课间休息是去小卖部买那种上面抹着奶油撒着椰丝,五毛钱一个的小面包,还是只吃一包一毛钱的“唐僧肉”,以便缩减开支为傍晚回家那条十分钟的漫漫长路添一份冒着热气裹着七八种调料的油炸土豆条。
小学毕业后便开始住校,一直到大学毕业,关于一日三餐可操心的更是有增无减。过去的十年中,每天能花上好长的时间跟身边的人讨论早饭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以及要不要暂时忽略减肥这一重大命题去买点闲碎的零食。而早上操心午饭,中午操心晚饭,一旦下了决定,便又有踏踏实实心安理得的感觉。一天二十四小时被三餐分为早午晚三段,必须定时完成吃喝的任务,才算是不负管它是谁的完整的一天。
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试卷上读到过一篇文章,陈幸蕙的《蔬圃丽日》,其中写道“生活如此艰辛,但日子在省吃俭用、不怨不尤之中,也自有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存在,并且由于对未来的远景抱着一份虔诚美好的信念,因此所有的清贫困苦,也并不能削减什么,剥夺什么,倒反而在极有限的物质环境里,开始对食物存有一种敬谨之心,觉得温饱平安是莫大的幸福,来自大地的每一样东西,都可贵而值得感谢。”语文阅读少有能击中人心的文章,这篇算是其一,因此过了这么多年,也仍然记得清楚。从此之后,愈发相信民以食为天,并且认为热爱生活的人,自然应当对食物抱以同样的热情。
下厨房的首页有大大的一行字:唯有食物与爱不可辜负。
深得我心。
无论如何,食物总是极美好的存在,所谓色香味,缺了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豆瓣上有位叫肥肥鱼的友邻,擅长各地料理。用朴素的碗碟装盘,放在纯色的桌面上,拍下来配上宋体字,极是好看。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常常会去翻他的相册,聊以告慰自己被面包黄油委屈已久的胃。
柏邦妮曾经有一篇《饥饿是很好的锻炼》,本来是讲克制的,但我更喜欢前半段,讲到她的手艺如何被锤炼得相当不赖,讲到巨大的酸菜桶和一百斤白菜。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坚持跟她一样的观点,认为只有吃撑,才算是吃饱。张佳玮文笔才思俱佳,然而他那一群文章里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写食物的篇章,印象最深的是那篇《早饭吃什么》。其中讲到北京的煎饼果子,武汉的热干面,海南的蒸粉……林林总总一直写到土耳其的橄榄,瑞士的干酪,大英帝国的熏肉香肠;细致入微到印度某家店里的蔬菜煎饼妙处在于蔬菜跟香料混在一起,烘得半熟,以及重庆小面十几二十来样料,全为了衬托一碗面,吃起来满嘴噼里啪啦,味道跳荡。看完之后恨不得立马出发,扫荡各地早餐,用神农遍尝百草的气魄。
食物的美好,不单在齿颊,更在肠胃。几年前参加登山队的冬训,走了整整一个早上的雪坡,精疲力竭之际满心满意想着的只有营地后勤给煮的方便面。等到双腿发软地走回营地,听队长跟后勤说“今天训练很累,每人煮两包泡面”,高兴得简直要流泪。等到接过那碗煮得绵软的面,热乎乎地吃一口,觉得人生也就不过如此了。最后一天轮到我们做后勤,面对所剩无几的食物思考如何才能对得起训练场上兄弟们的念想。看着那几个雪地里冻了好几天的冷馒头,摸上去硬邦邦的只觉得无以下咽。思虑再三终于顾不得是否犯规,拿着馒头羞涩地跑到雪场的厨房里,求烧饭的大妈帮忙蒸一下。大妈善良,说要不给你们换几个花卷。于是收下了硬邦邦的馒头,另找袋子给我装了十多个新鲜出炉的花卷。看我走到门口了又把我叫回去,再送我一大口袋西红柿鸡蛋。喜极而泣。等到拎回营地,被众人风卷残云般瞬间一扫而空,纷纷感叹什么大鱼大肉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上训练了一整天又冷又饿时,眼前的两个花卷跟一碗西红柿鸡蛋。
那之后越发觉得食物是人生的真谛。大热的伏天入口一碗冰凉的银耳莲子汤,或是冬天里穿过风雪推开大门,坐下来吃一盆冒着热气的火锅。人世间的诸多乐趣,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