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018年之间,我读了大概有10多本美国作家写的书,在看书选书的过程中,《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走进了我的生命中,改变了我对生死,以及变老的认知。
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将莫里教授的醒世箴言用自传的方式记录在《相约星期二》这本书里,得以让莫里教授的人生教诲延续下来,让我们再次聆听……
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
莫里教授谈到了死亡: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生活。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找到生的使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父亲2010年去世,之后的很多年我都走不出来。电视节目涉及情感类的我都会赶快换台,生怕眼泪模糊了双眼
莫里教授的生死观,让我感受到人活着的时候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莫里教授还谈到了衰老: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最好的做法是:接受现状,自得其乐。
也就从那一刻起,我不再恐惧变老了。虽然没有20岁,30岁的容颜,但我并没有因为“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已更改”而止步不前。
正如莫里教授说的:我不会再羡慕别人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样人生阶段。
《相约星期二》让我从怀念父亲的悲伤中走出来,对生死有了新的理解,释然了,也放下了。
在变老的路上,我不再畏惧,欣然接受,善待自己,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