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案例:判断OKR有效性的2个核心原则(二)

OKR制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点是KRs,需要关注两个核心原则:

KR要具体、可衡量,遵循SMART原则

KR要描述结果而非任务(过程)

来看市场部的OKR案例:(来自于Tita OKR训练营)

O:优化经销商销售体系,以提升业绩

KR1:制定经销商激励方案;

KR2:渠道佣金增加5%;

KR3:新增10家渠道经销商;

KR4:组织2场产品培训;

案例分析:

KR1:制定一个激励方案是具体的工作,方案也是可衡量的,符合第一个原则,但需要确认的是,制定的方案对于经销商一定有激励的吗?怎么去衡量方案是否有效?所以方案可能是一个过程,通过方案要实现的结果才是目的。

KR2:渠道佣金增加5%,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激励,经销商肯定是愿意的,更有动力去销售产品,所以这是一个有效的关键结果,能够支撑目标的达成。

KR3:新增10家渠道经销商,团队规模在扩大,能够覆盖更多的市场,这显然也是可以创造更多的业绩,支撑目标达成的,是一个有效的关键结果。

KR4:组织2场培训,是具体、可衡量的关键结果 ,但是培训的看结果不怎么样,又怎么能支撑目标的达成呢?所以培训是过程,通过培训带来的能力提升是想要的结果。

所以优化之后的OKR就是:

O:优化经销商销售体系,以提升业绩

KR1:制定经销商激励方案,使渠道业绩占比提升5%;

KR2:渠道佣金增加5%;

KR3:新增10家渠道经销商;

KR4:组织2场产品培训,考核通过率1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