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学在朋友圈晒文,说她家的邻居,一个台湾的大姐,花钱就像水龙头坏了一样。我立马讽刺她说:你花钱像水龙头生锈了一样,根本就不出水。她把矛头对准我,狠狠的讽刺一番,说:你他奶奶花钱像船闸泄洪一样。
我这个同学,老公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收入不菲,一个人养活一家子。我同学只是在家当全职太太。她特别节俭,每次看我买衣服就开始骂败家娘们,她说她从来不舍得买一件价值超过三百元人民币的衣服。
我问她,你省钱留干啥的?钱这鳖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她说:留给孩子花,留给家人花,就是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女人适合当财政部长。
对自己苛刻,我做不到。我这个人,高兴,花钱,不高兴,还得花钱。何以解忧,唯有花钱。
其实从一个人花钱的方式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思想理念以及他过去的生活经历。
有没有钱与舍不舍得花钱绝对不是成比例的,有的人有钱,钱多的能把他埋了,他也舍不得花一分;有的人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就是花钱大方。
我应该是介于以上这两者之间,有,就花光,没有,也拉倒。
我以前刚上班的时候,是月光族。随着工龄和收入的增长,按理说该好一点了吧,哈,升级了,变成了日光族。现在更厉害了,变成了秒光族。
工资发下来,秒光。一群信用卡等着还呢。我的那一群信用卡就像是一群永远吃不饱的饿狼,眼瞅着绿光,就盯着我那张可怜兮兮,营养不良,柔弱的像绵羊一样的工资卡了。
哈哈!
以前,小的时候,家里穷的一塌糊涂。每次只要问母亲要钱买这买那,母亲就开始了,骂,骂我们是讨债鬼,给点钱不知道就花光了,从来不知道节约一点。
每次,只要是母亲因为花钱的事情骂我们,父亲就发话了。
父亲说:你生了几个会花钱的孩子,你就烧高香吧。你要是生了像村西头宝柱那样的孩子,连钱都不会花,你就等着倒霉吧。
宝柱,按辈分我应该喊他叫叔,从小就是智障。他的母亲塞了五毛钱在他兜里,要他出去买东西吃,结果,两个星期之后,他母亲洗衣服,发现那五毛钱还好端端的揣在兜里。
要是我的话,怎么可能让五毛钱呆在兜里两个星期,那不活活憋死我。兜里有钱,不花出去,多难受,茶不思饭不香的。
母亲讽刺我,说:她今天要是不把钱花光了,她夜里都睡不着觉。
哈哈,知女莫如母啊!
整天说我,整天说我,哼,我这回一定要学会节俭,学会算账,学会省钱。有一次,暑期到市区参加什么比赛,回去的时候,骑自行车。我心里想法是好的,骑车子回家,不是可以省几块钱车费嘛!
好了,骑着车子,七八十里路呢!累的跟熊一样,浑身中暑似的汗流浃背。每到一个卖雪糕的摊点,就买一只解暑。等我把车子骑到家,一路上吃了十几只雪糕。
回到家,找母亲邀功,说:你看,我学会过日子了,这回就是骑车子回来的。
父亲说:天这么热,你傻吗,为什么不去坐汽车?
我说:没事,还可以。天热我可以买雪糕吃啊!不过,就是吃的有点多。
父亲问:吃了几只?
我说:十几只。
父亲哈哈大笑,母亲气得,骂骂咧咧的出去了。那时候,车费三块半,雪糕一块钱一只。
这几天,儿子天天朝楼下的丰巢跑,取快递。我心想看看这小屁孩买什么,于是翻看了儿子的手机,哇,小屁孩从春节到现在买了四千多块钱东西。
我问他:你花这么多钱干什么了?
儿子说:买东西了呗!
我问:买什么了?
儿子说:什么都买,主要是我奶奶本命年,我给爷爷奶奶买了衣服。
我说:做的很对。但是这钱花的?你是不是买的很贵呀?
儿子立马大声说:妈,你搞清楚哦,这钱不是你给我的。我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我说:对对对,羊毛出在羊身上,羊还很开心。你厉害,你厉害。
儿子又说:我姥爷不是说过吗,会花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说:对对对,无懈可击,永远都是你对,你奶奶滴!
这真是典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都管不住自己,又上哪能管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