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相信很多人百看不厌,这本书讲过很多人的故事,帝王将相,英雄美人,但是在全书的最后,当年明月用异常平静的安详的语调讲了徐霞客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句话: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在生完柠妹的一段时间,很多朋友都叫我“鸡汤姐”,因为我的朋友圈充满了鸡汤励志类名言,譬如“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的关键”、“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开始还有人点个赞,后来就变成了自说自话。除了爱散鸡汤之外,我还特别焦虑,橙柠的出生给了我很多快乐,但也给我很多压力。很多育儿类文章不是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于是,我就拼命想找到出口提升自己,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她们的起跑线。记得去年暑假的时候我还参加过一种叫“行动营”的网络社群,现在想来,不过是把一群焦虑的人聚在一起,画一个大饼,共同做点事情,但行动营结束,该有的焦虑一点都没少。
可焦虑是什么呢,我喜欢的节目奇葩说上的辩手邱晨说过:焦虑就是干着急。对啊,没有出口,没有努力的方向,对着让自己极度不满的现实,干着急。
很多人把2016定义为知识付费的元年,2017更是知识付费爆炸的一年,从得到,樊登读书会,知乎LIVE,各种微信课程,网络上到处都是焦虑的人,我们买课,我们学习各种技能,我们想以此找到出口,为之付出努力,想解决“干着急”,但囤了那么多课,只是为了留着过年,焦虑一点都没缓解,好像永远都不会开心了,2018,我甚至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
世界真的很奇妙。或许说快乐其实是本能。也有可能是因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最难过,整个人都不好的时候,遇见了一些文字,一些书,一些人,一些事,在遇见的那一瞬间,我无甚在意,仅仅当成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刻又一刻。但不普通,其实从那一刻已经注定。
改变是从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开始,这本书告诉我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又有幸读到丛非从(我都不想称他是老师,他是男神!)的《自我成长的力量》,这本书告诉我的东西可多了,感觉篇篇都在为我而写,但感受最深的其实是:幸福是接纳;后来又深入学习了李松蔚老师的专栏,烧脑烧得十分过瘾,开始对如何“接纳”有了具体的方法论的理解。他们都是心理系的大神,我对他们深深着迷,同时,对心理学也从感兴趣进入到深入学习阶段。
我今年31岁,曾经27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很老,在QQ空间里写过一篇文章,后悔自己怎么浪费掉17岁最好的时间。但那个时候也开始有了反思,那篇文章的最末是写37的时候会不会觉得27岁就是最好的时光呢?还好,四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最好的时光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现在的我活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我相信通过努力,我想要的我都能得到。相信爱,相信真,相信世界的美好。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我开始感受到自己真切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余生很长,我似乎一点都不害怕了。这个世界上别人都有人做了,而我,只希望能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