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夸孩子要夸具体的事情。
具体事情的积累会让孩子建立“我很棒”这样一个自信。
如果孩子做的不对,我不会批评,我会说这样做的结果是怎样,孩子自己去判断,有时候他会得出不是我预期的答案,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时候我会说我希望如何。
比如孩子把垃圾扔在垃圾桶外面(只有在家里会这样,在外面从来不这样)
我:哎呀,垃圾没有到垃圾桶里面呢,掉在外面啦,妈妈走路绊倒了好疼
娃:我就想把它扔在那里
我:我想把它扔在垃圾桶(我扔在垃圾桶)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觉得立刻逼他去扔垃圾没有意义,他被反驳了,已经开启了对抗模式)
我注意到他其实是知道垃圾应该扔在垃圾桶的,因为他高兴的时候会把别人没有扔进去的垃圾扔到垃圾桶。有时我会夸他,但有时候也会假装没看见。
老人和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不对”
一开始我会纠结,希望改变他们。但是有一天我想,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是绝对正确的。他们就是他们,我就是我,孩子可以感受到周围人是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他的“错误”的。尤其是爸爸,情绪上来会打。我想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他会模仿爸爸,弟弟“做错”以后他会打弟弟的屁股。
我想我需要让他知道大人这样的行为不一定正确,这是爸爸不能处理自己的情绪的一种无奈的办法。我们可以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