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在群里面听一个小伙伴的读书分享,她讲的是《羊皮卷》,然后她也给我们总结了几个点。
听了以后,我觉得最感触的就是:思考比阅读更重要!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大姐了,为什么现在才开始反省这个问题呢?
以前我也自认为是个很喜欢读书、很喜欢文学的人,家里面也有很多的书。有关于励志的、关于销售的、有小说、有史书、有外国的、有国内的四大名著等。
昨天听了分享,感觉自己以前的书都白读了。
当然以前只是看,现在是参与其中,要会输出,角色变了,所以看问题可能就不同了!
02
以前看了书以后,最多就是当时有一点感悟,为结局欢喜或悲伤了一下,为其中的一些片段,或一些语言所打动而已,事后这本书就一边凉快去了,自己也没想过我阅读了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
再有家里也有《论语》、《易经》等这些传统经典。说实话,意思我真不懂!但是会宽慰自己:“经典嘛,不需要当下懂,只要你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有一天你自然而然会懂的。”
估计秉着这个思想,所以我对所有书都这样,懵懵懂懂,不闻不问,以看过一遍为基则。
今天想想:有些事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要改变一种思维。
有些书,我也相信自己不可能有时间去读很多很多遍,但是思考却是需要的。
我觉得目前市面的书太多太多了。这本书很好,那本书也很好,就会给人有一种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感觉。这本想看,那本想看,最后反而可能像猴子扳包谷一样,什么收获都没有!
包括看微信,现在人特别浮躁,字写得太小了、题目不吸引人、配图不美、一篇文章超过三千多字的时候,有时候都没有耐心去看。
我也算是这种人,总感觉自己挺忙的。沉不下心来,慢慢的去品读,总是觉得还有更好的在后面,我赶紧看完,寻找下一个!
其实时间花了,收获不大!
03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有所改变:
第一、选择
选择多看精典的书,如《史记》、《红楼梦》、《围城》、《聊斋志异》、《飘》……经过时间的年轮,沉淀下来的书。现在点赞率高的书。
第二、思考
作为一个阅读者,或者说自己也想当写手的人,要去吸收别人的精髓。
书看慢一点都没关系,动脑去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这样写,框架是什么?细节描写是怎样的?这本书好在哪里?
要带着问题去阅读。
第三、体会
要去体会作者写这书的用意,我能学到什么?我们也相信,在很多文章里面,其实他都是一个作者的缩影,一个作者生活的写照。
就好比我前段时间写过的那篇《安徒生与丑小鸭》,其实丑小鸭,它就是安徒生的一个自传体,他只是把它拟人化了,以他面对生活的一些经历,以及自己突破许多困难,顽强不屈的一种生活态度贯穿入文学中。我们可以从中去了解作者。
第四、坚持
坚持输入,坚持学习,坚持写作,坚持日更,坚持不放弃!
以上是我昨天听读书分享会的一点体会!
(无戒90天训练营第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