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影《少年的你》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其火爆程度让挑剔的豆瓣网友都给出了8.5分的高分,这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在小编看来,作为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没有任何“大咖”出演,也没有过多的宣传造势,仅靠着一帮青年演员,就创造了上映三天揽下近6亿元票房的佳绩,这不得不让小编好奇的走进影院去观赏它。
影片一开始讲述了剧中的一个女学生胡小蝶,因为不堪忍受魏莱等同学的霸凌,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在最美好的年纪,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的自杀,完全没有警醒魏莱,她们对待死亡,异常的冷漠。她们没有因为胡小蝶的死,觉得自己做错了,没有愧疚,甚至在魏莱看来,胡小蝶死了,她父母还可以领一大笔钱,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甚至于对于帮助胡小蝶的陈念,她们也看不过去,在胡小蝶死后,陈念成为了她们霸凌的下一个对象,各种冷暴力、围殴、打耳光、拍裸照等行为令人发指。这个时候,估计很多观众看到这都觉得魏莱该死。而影片的结局魏莱也确实死了,而且也是被她霸凌的对象失手杀死了。
整部影片看下来,就是讲述一个校园霸凌事件,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共鸣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现实问题,再结合了高考,很容易就能勾起了大家的少年情怀,让不少人无形中想起了从前可能也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不过小编也想提出一个问题:该死的是魏莱吗?还是失格的父母?
首先一点小编必须指出,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向,校园暴力的背后其实是家庭教育的缺席。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魏莱的母亲没有认为胡小蝶跳楼自杀,是自己女儿的错。反而说,是对方家庭的原因,胡小蝶自身心理素质差,学校也应该承担责任。当时,坐在一旁的魏莱,完全了没有愧疚,她认为她妈妈说的就是对的。哪怕是自己真的犯错了,警察都找上门来了,她妈妈也会处理好。正是她母亲对她的袒护,对她犯下大错的无视,才让魏莱更加变本加厉,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小编认为,家庭教育在某一方面,有时候跟养狗差不多。主人认为不拴狗绳,就是对狗的爱护。可一旦狗失去控制,给别人造成伤害,那么受苦的就是狗。要么被别人打死,要么被收走,要么被安乐死。孩子也一样,如果总是护着她,哪怕犯了错,也要无视,不去纠正。那么等待她的,只能是犯更大的错,甚至无法挽回。
识善恶,立规矩,守道德,有底线,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给孩子树立爱的榜样,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不但是危害社会的恶,更是在对自己的孩子作恶。真心希望,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校园霸凌都能真正消失,还校园纯净的学习环境。
最后,不知道各位读者求学时有没有遭受过校园霸凌?或者身边有没有校园霸凌的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