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何以为家》中的爱与救赎

当我还沉浸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生而为人,对不起”压抑和沉闷之中无法自拔时,因为一个巧合,我打开了这部早有耳闻的电影———《何以为家》。

一开篇,一个小男孩在接受体检,医生正在通过他的牙齿来判断他的年龄。他看起来瘦小,眼神里充满着一个12岁男孩不该有的成熟和冷漠。镜头一个跳转,有一群女人坐在墙角边,接受着询问。当其中一个女人在回答她已经怀孕时,我丝毫看不出喜悦,一种满满的压抑感铺面而来。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

“那你要起诉他们什么呢?”

“他们生了我”

在原告席的赞恩,冷静,且冷漠的回答着法官的问题。

整部电影,采用的是插叙的叙事手法,一点一点帮我们揭开,一个12岁小男孩为何要起诉自己的父母。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的除了生活的残酷、人生的悲惨之外,我还看到了其中的爱与救赎。

赞恩作为哥哥,是妹妹生命中的光。

月经初潮,这个对于每个女孩子来说,是长大了的标志,是一件美好的且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这对于赞恩妹妹来说,可能是致命的,而且赞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他发现妹妹月经初潮的时候,首先是把她拉到卫生间,帮妹妹清洗了带血的内裤,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递给妹妹应急。动作充满了小心翼翼,嘴巴里还不停劝导妹妹这个事情一定不能让自己打工店里的老板知道。

赞恩第一次阻止悲剧发生失败了。

在某一个下午,商店的老板,带着自己的父亲上了赞恩的家里,妹妹化了妆,穿了漂亮的衣服。聪明的赞恩很快就明白了他们此次前来的目的。他质问自己的母亲,想去打断这恶心,恶毒的交易。可是一次一次被自己的母亲拦下。母亲的嘴里还不时说着辱骂赞恩的话,威胁、恐吓、谩骂。

赞恩第二次阻止悲剧发生失败了。

就在赞恩偷偷拿到了钱,问好了带妹妹逃离的班车,做好一切准备要带妹妹逃离的那个早上,他妹妹被带走了。他准备好一切,在楼梯下面就听到了妹妹的哭声,快速上楼后,和自己的母亲妹妹撕打成一团。他的母亲,依旧是谩骂,恐吓,威胁。一次一次打开赞恩牵着妹妹的手。那双手在母亲巨大的身躯面前显得无力且弱小,母亲一次一次推搡,拍打赞恩的手显得巨大而压抑。最终父亲骑着摩托车,母亲一把把妹妹抱到了车上。最终赞恩的小手也没有拦下父母要“卖掉”妹妹的行为,只留下妹妹那句“我想和哥哥在一起”悲怆而又无奈。

赞恩作为哥哥,爱自己的妹妹,并且他也有勇气去做抗争。可是确无法组织悲剧的发生。

赞恩第三次阻止悲剧发生失败了。

在这部妈妈不像妈妈,爸爸不像爸爸的影片中,这个哥哥被凸现的很暖。

在生命中,面对来自自己最亲的人的迫害,最无奈,也最觉得生命残酷。

随着剧情发展,我们进入到了副线剧情。在这里赞恩遇见了他生命中的一丝光亮———哈瑞和约纳斯。

哈瑞作为约纳斯的母亲,是赞恩生命中的光。

妹妹被带走后赞恩离家出走,最后被好心的哈瑞收留。哈瑞是一个没有身份证明的难民,她在这里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每天靠在脸上画黑痣来盗用别人的身份以此来谋生。

哈瑞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在遇到赞恩时她在一家游乐场做杂工,每天上班都要带着约纳斯躲躲藏藏。当她看到赞恩在街上游荡,把他带回了家。给赞恩和约纳斯洗澡的那一幕,他们笑得让我感觉,命运好像也没有那么悲惨。有一天,哈瑞偷偷带回来一块蛋糕,给约纳斯庆祝一岁生日。问到坐在桌子前的赞恩年龄时,赞恩的回答是:“大概是12岁吧”。这个“大概”,扎的人心生疼。

命运总是不会给人多少喘息的机会,哈瑞不知去向了。她在去周末市场给母亲打电话时,被警察抓了,理由是她没有身份资料。

留在家里的赞恩勇敢的担当起了约纳斯哥哥的角色。他学着自己父母的样子做含特殊药物的饮料;扮成难民去救济站领救急物资;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卖了去筹钱。可是,命运又一次开了玩笑,房东把赞恩和约纳斯住的破烂的小屋换了锁。他们回不去了,也拿不到赞恩和哈瑞藏在管子里的钱。

这一刻,赞恩崩溃了,含着不舍和委屈,以500美元的价格把约纳斯卖给了那个说可以让他偷渡到瑞典的商人。

那得是多么想逃离这里,逃离自己的“家”。

命运就这样,再一次遮挡住了赞恩生命的光。

当他再一次回到家里时,他的妹妹已经去世了。他一声声的质问,他的父母一声声的谩骂,这些谩骂和质问里都带着悲伤,可是我和赞恩一样,认为这样的父母无法原谅。到了这一刻,他们任然在找理由,和拒绝抵抗。

赞恩拿起了家里的刀,要为妹妹讨回公道。父母阻止的理由是怕被赶出去,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

一刀下去,把赞恩送进了监狱,也同样为赞恩带来了光明。

站在原告席的赞恩,虽然冷漠但是坚定,就像母亲来探视时他说的那句“我再也不想见到你,畜牲”一样坚定且带着愤怒。

约纳斯被找回来了,帮忙偷渡的商人也被抓了。赞恩也在最后,笑着照了自己身份证件的照片。笑得灿烂,而又让人心疼。

可是我久久也无法笑出来。

生而为人,何以为家。

赞恩是妹妹生命中的光,给了妹妹短暂生命中的爱与呵护;哈瑞是赞恩生命中的光。她让赞恩知道,也有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深沉而又坚定。

愿命运善待每一个勇敢的孩子,还不如期待每一个父母都有责任心的面对一个孩子的成长。

为人之父母,当为子计深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