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孩在打滚
崭新漂亮的衣服穿在他身上,脏了可惜
疾言厉色持续地对他炮轰,实在刺耳
人肉长城和钢铁大门堵住了去路,无处安放
一双双眼睛围观着家庭教育片,无所遁形

这个小孩就在我的脚边打滚,我就是那人肉长城里其中的两根柱子,一双双眼睛其中的一双。
今天还是挺幸运的,赶上了较空的一班早班地铁,我习惯性的提前两站移动到门口方便下车。上来一对母子站在门的另一侧,小孩子可能有5、6岁,母亲看着也很年轻。
小孩子一上车就对他妈妈说:“妈妈,我要尿尿。”“你忍一下,过两站我们就下车了。”接着小孩子就开启了复读机无限循环模式,“尿尿”这个词就在安静的车厢里不断响起,其间用手舞足蹈、上蹿下跳的肢体语言表达这一诉求,妈妈就时不时训斥他“安静”,或是安抚地拍拍他,让他“再忍忍”。
就在如此循环往复中过了一站,这一站在对侧开门,我们这一侧门口空间变大,小孩子于是就放开手脚在窄小的空间里打滚,他妈妈叫喊着让他起来,无果,只能动手把他拖到门边抱着。这时刚好到站,他妈妈抱着他靠在门边对他说:“我们要下去了。”但看她的行动是让道给后面的乘客下车。
坐地铁看到这种迷惑行为着实不少。地铁就好像是个大型玩具,是小孩子天然的游乐场。节假日空旷的飞驰列车,他们的身影在一节节车厢里追逐飞奔,誓要与机器巨龙一争高下。摩肩接踵的列车同样不能抵消他们的热情,银色的扶杆像金箍棒一样,吸引着孙猴子们的竞相攀爬;横杆上的吊环是他们开启辉煌体操事业的第一步。大人们能怎么办呢,只好宠着呗。
我挺好奇今天这个小孩是真的有生理需求还只是一种撒娇行为。如果是真有生理需求,为什么这位母亲不在上车前就想办法化解,让他一忍再忍,不怕在公共场所发生尴尬一幕吗?当时我在一边全程围观,着实看不出她的着急。那就是淘气孩子的小伎俩?估计此招已经用老,老母亲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不配合了。围观群众们不知作何感想?
坐地铁时,最烦心的就是身在人流拥挤中艰难直立而耳边还伴有噪音嘈杂。自从出了不能在地铁内外放声音这一规定,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而小孩子无法像大人一样屏气凝神,婴儿因在密闭拥挤的车厢里感到不适而哭叫,矮小的孩子包围在巨人森林里无助地喃喃自语。有没有一双手能拯救他们?
有一次我乘地铁碰到一对外国夫妻,当时是下班高峰,地铁里人群站得密不透风。我坐在抱小婴儿的爸爸身边,她刚开始静静地睡在襁褓里像个洋娃娃,但渐渐身体就开始扭动起来,双手大张、双脚用力蹬踩,像要挣脱某种束缚。月份不大,脚劲儿着实不小,我被蹬到的腿都有点疼,她爸爸连连向我道歉。在她开始哼哼唧唧似要表达不满后,他叫上妻子匆匆挤下了地铁。
从地铁的玻璃窗外看到他们哄孩子的身影,我才回过神来,原来创造美好世界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