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常见证型

帕金森病属于疑难顽症。好发于老年人,慢性病程经过,较适于中医的整体辨证施治,全面调整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对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有重要意义。中医对颤证(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辨证论治、针灸等,以下分别介绍。

一、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对本病的辨证,主要应当分辨标本、虚实。

(一)辨标本

颤证发作,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是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乃为病之标。虚实相兼者,多见本虚标实之证。若震颤较重,兼见头目眩晕、耳鸣健忘、腰腿酸软者为肝肾不足;兼见面色无华、神倦肢乏、头晕眼花者,为气血双亏;震颤或轻或重,兼见胸脘痞闷、烦热头晕、咯痰色黄者,为痰热动风。

二)辨虚实

本病虚实之辨,首先要注意舌象与脉象。如肝肾不足者,多见舌质偏红而苍老,舌体瘦小、少苔,脉细弦、尺弱;气血亏虚者,多见舌质淡嫩,脉细弱;若痰热重者,多见舌苔黄腻、脉弦滑;瘀血内阻者,多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等,结合临床表现以综合分析,一般不难辨别。

帕金森

二、常见证治

中医认为本病属“颤证”范畴,关键是肝肾亏虚所致。本病多因虚和瘀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肾。在治则上提倡大补气血,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以及豁痰理气。颤证以肝肾不足、气血两亏及痰热动风等证型多见,人至老年,肝肾渐亏,加之年老多病,久病及肾,肾精愈加缺乏。“脑为髓海”,肾虚脑失所养,故常出现神情呆滞、动作迟缓等症状,应当以补益肝肾为治疗大法。故临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血、清热化痰,兼以熄风等法论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