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巨厚的书籍,讲了一个个历史上的小故事。让我们有机会能看清被冷冰的文字所掩盖的有着淡淡温情的历史。
今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读史,从中国历史到外国历史,从远古历史到近现代历史。读得越多越发的觉得,史学一脉,真的是静水流深。在写钱穆先生《中国史学名著》的读书笔记时,曾经说过,今人读史,只能看见最浅层的东西,或许是整个社会风气太浮躁的缘故,大家都没有以前学者的治学精神凡事都求个了解透彻,我们今天去看一段历史去听一段过去,总抱着一种差不多就得了的态度。殊不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初高中的历史总让人有一种填鸭式的感觉,考试题目也是千篇一律,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只要勤快一点去背背课文,拿个八九十分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就算是拿了满分,我们于历史,也是一窍不通。有一个历史必考的知识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是‘台儿庄大捷’,轻轻松松的五个字,你就能完成一个填空题,轻轻松松的五个字,仿佛就说透了过去。事实上真的是这个样子吗?《血战台儿庄》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在细节方面做得非常的到位。是一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只要看过这部电影,就能明白,在‘台儿庄大捷’在五个字下所掩盖的是如同炼狱一般的血流成河,尸山血海,是无数先辈的英魂,是一段沉重得提不起的过去。有时候,我非常的困惑,人类作为灵长类生活,生存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意志才能让先辈们为一场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成败的战争前仆后继的战斗直到战死。这或许是就人类意志最伟大的地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万千人吾往矣。
类似于台儿庄大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总以为云淡风轻,事实上却是无数鲜血所筑成的历史。历史太沉重,虽记于文字,但有耐心阅读的人却寥寥无几。钱穆先生曾忧心,古人有太史公等史学家毕其一生写史,以期传之后世,而我们今天,已经没有了写史的是,实在是一大悲哀。
倒回来说张玮的这本《历史的温度》,将一个个历史事件以他的方式娓娓道来。或许他所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但是,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文字,他是有温度的,历史的温度是人、是血。
对于历史,我们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的去体会时人真正的感受,但是最起码,我们不能遗忘。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所想表达的观点一样——死亡本身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彻彻底底的遗忘。
与大家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欢的丘吉尔的名言——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可能看到多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