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听话,我印象最深的是某次咨询的预访谈中,听一位家长讲了些内容,然后请他把想达到的目标简单说一下,这时,对方沉吟一阵儿,叹了口气说“就是让他听点话。”
这位家长在咨询室里的反应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对孩子的希望是模糊的,所以没办法一下子说清楚想要什么;第二,管理孩子已精疲力尽,因之生出大家总一致该多好的幻想。
大家能在这个场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吗?早些时候,孩子听话是被大人们当成要求放在明面儿上讲的。现在,各种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结果,不太有人这样说了,但暗自还是常常怀着如此的期待。
写这篇文章,是想邀请朋友们一起聊聊这个孩子听不听话这个老话题。作为引玉之前的那块“砖”,我先说下关于说话与听话的几个联系。
首先,说话的内容。
从表面意思上看,我们所有希望孩子听的话都是为他好的,按时睡觉啊,好好学习啊,认真听老师讲课啊,但实际上可能在这些表面的意思之外,还有我们内心的一些需求。比如当孩子愿意听话服从我们安排的时候,我们会更少焦虑,当孩子行为表现更从众的时候我们会减少对未来的担忧。
我们出口所要求的东西里,为他的和为我们自己的分别占什么比例,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这自然会影响他们随后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是否听话。其次,说话的方式。再符合双方利益,能够双赢的话,如果用了不恰当的语言来表达,都会适得其反。这在生活中很常见。
“还不去学会儿英语,看你上次考多差!”学英语本身是孩子计划内的事情,也是家长最在意的事情,但当以这样的方式督促时,得到的结果可能要么是阴沉着小脸儿的孩子,要么是直接跳起来争执的场面。
要把好话好好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回忆曾经跟孩子的交流。想想其中哪些要求被认可,当时自己是什么情绪,话是怎么说的。这样来提醒自己把适应性的互动不断重复,最终成为习惯。
第三,听话这一行动的主体。
我们常常说“你要听话”,很明显,听话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孩子本人。那么我们在互动里更应该强调:是“他”做了一种选择,这个选择恰好跟我们的期待相符。当然,一般在此之前我们也会先描述某种选择的付出和结果。
如果家长们把所有事情的好结果解释为听大人的话,而把相反的情况都认为是他不听话导致的,那么孩子本身的主体意识会大受影响,仿佛成与不成都和自己没太大关系,全为别人所控制,这样他很难在未来成为会思考能担当的人。
如果孩子完全不听说,家长会疯掉;如果孩子句句都很听话,我们将成为孩子的罪人。
文章都读完了,把你遇到的事儿也讲讲呗,我们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