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这几天,佳木斯女童的新闻牵动人心,如果通过这样一个日子,建立起社会对儿童的保护意识,还是很有意义的。
有人说,孩子太气人,我能不能理智的打?
我想说理智和打,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一个人足够理智,就不会对孩子下手。
有人说,打孩子也是为了教育他。
如果给棍棒教育冠上“合理”二字,就会让家长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会让人收不住手,当打的频率和强度升级,就会从单纯的教育上升到虐待孩子。
棍棒教育其实也是体现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无能的一种表现,打只会让亲子关系更为紧张。
还有一种被忽视的暴力教育是语言暴力,侮辱孩子,贬低孩子,身体上的创伤外人看得见,但心理上的创伤,别人无法看见,只有孩子自己默默承受。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温柔有边界,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